生源国际化对比
学生入读国际学校,不仅是学习,也想要拓展国际视野。国际学校学生构成应该是群体多样化、国际化的。
中国国际学校
而在国内的一般国际学校,很难达成这一点。
中国学生太多,除授课外,语言环境几乎中文。学生会有依赖心理,反正中国教师会说中文,所以学生很多时候要求老师用中文授课。
如果老师承受不住同学的软磨硬泡,往往就会用中文,但是长久看来,是对学生很不利的。
新加坡国际学校
新加坡国际学校严格把控学生国籍的多样性,保证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学生一同学习,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教育。
一般情况下,欧美国家的学生会占到最大比率,印度、中国、澳洲、新加坡本地学生的比率不会差太多。
比如,东南亚世界联合学院(UWCSEA)共有5000多名学生,学生来源于95个国家。学生国籍比例:英国学生16.3%,印度16.2%, 美国9.1%, 新加坡7.6%,澳大利亚7.5%。
国际学校真的就像一个浓缩的小联合国一样,各国学生不同的文化碰撞,在这样的环境中,英文水平和国际视野会急速得到提高。
学校活动对比
众所周知,国际知名大学不是只靠成绩就能上的,社交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特长和兴趣,甚至是否有过特别的比如义工等经历都会作为入学资格的考量之一。
中国国际学校
在国内的国际学校,大环境使然,即使国际学校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但很多时候仍旧是成绩第一位。
由于大部分国际学校教学水平有限,最重要的成绩还顾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培养学生们的其他兴趣爱好。
新加坡国际学校
而在IB成绩亚太区最优的新加坡,几乎所有国际学校的课外活动都非常丰富精彩。
除了高IB分数外,不少国际学校开设课后俱乐部、艺术、课外活动等特色环节,例如戏剧、舞蹈、园艺、声乐及乐器、绘画、手工、体育、礼仪、节日主题活动等等。
新加坡有留学“黄金跳板”之称,
据统计,
大部分留学生在新加坡完成一年至两年的学业后,
便会再英文及专业上取得很大突破,
在进入大学前,
已能完成大部分英文、专业能力的准备。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