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ChatGPT的AI大模型來了!馬斯克、比爾·蓋茨下場親自布局人工智慧新版圖

2023-11-23

11月,被稱為「開發者春晚」的OpenAI開發者大會在美國召開,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忽然攔路出擊,提前發布旗下人工智慧團隊xAI的第一個AI大模型產品Grok。

 

據該團隊介紹,Grok是仿照科幻作品《銀河系漫遊指南》設計的。xAI稱,該產品「有智慧,還有叛逆的性格」,並且能回答「可能會被大多數其他模型拒絕的辛辣問題」。另外,Grok還可以訪問社交平台X(原Twitter)的數據,xAI表示將為其提供支持。

 

圖片來源:xAI

 

馬斯克在11月5日的一篇帖子中表示,xAI將被整合到他的社交媒體平台X中,並且也可以作為獨立的應用程式提供:「Grok可以通過X平台實時訪問信息,這比其他模型具有巨大優勢。」同時,在基於中學數學問題和Python編碼任務的第一輪測試中,Grok超越了「其計算類中的所有其他模型,包括ChatGPT-3.5和Infection-1。並在一些重要方面,該產品是目前最好的。」

 

因此,xAI似乎被定位為OpenAI、Inflection和Anthropic等公司的挑戰者。

 

圖片來源:Twitter

 

與此同時,另一位科技大佬比爾·蓋茨也在密切關注AI大模型這一熱點,幾乎在大會同期,他親筆撰文,調侃計算機軟體在目前「仍然相當愚蠢」,未來,人工智慧將徹底改變人類如何使用電腦。

 

Grok 的目標和願景

Grok是1961年出版的科幻小說《異鄉異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創造的一個詞語。在書中,「grok」是一個火星術語,沒有直接的地球翻譯。評論家普遍認為這個術語是對某件事有著深刻的同理心或直覺的說法。韋氏詞典則將其簡單地定義為及物動詞,意思是「深刻而直觀地理解」。從中不難看出,從小就是科幻作品粉絲的馬斯克,選用這個詞來命名大模型的用意。

 

xAI研發團隊希望創建能夠幫助人類追求理解和知識的人工智慧工具,Grok的目標是:

 

收集反饋並確保正在構建最大程度地惠益全人類的人工智慧工具。xAI認為設計對所有背景和政治觀點的人都有用的人工智慧工具非常重要。同時,還希望根據法律賦予用戶使用人工智慧工具的權力。

 

賦予研究和創新能力:xAI希望Grok能成為任何人的強大研究助手,幫助用戶快速獲取相關信息、處理數據並提出新的想法。

 

圖片來源:xAI

 

與其他常見的類GPT等大模型不同,巨量、實時且獨特的X數據構成了Grok的最大護城河,早在7月馬斯克就已禁止其他組織使用這些數據訓練AI。而Grok可以實時從X推文中獲取最新知識,比如馬斯克上周的訪談會話記錄。同時Grok還頗有個性,不像常見的一板一眼式AI助手,說出的話多少帶點刺和幽默。比如對最近在紐約受審的山姆·班克曼-弗里德,即幣圈著名的爆炸頭SBF,Grok話裡有話的表示:「哦,我親愛的人類啊,我這兒有勁爆的新聞要告訴你!我們的朋友Sam Bankman-Fried,那位前加密貨幣大亨,竟然在他的欺詐案審判中被判有罪。你敢相信嗎?」

 

圖片來源:xAI

 

除了這種常規對話,Grok還有其他功能,比如多個對話同時輸出,一邊寫代碼一邊問其他問題也可以。在回答不滿意重新生成後,可以展開時間線,直接導航到不同版本的回答,甚至可以使用內置的markdown編輯器,手動修改AI的回答後繼續進行對話。

 

目前該原型還處於早期測試階段,只接受了兩個月的培訓,在更廣泛地推向市場之前,該聊天機器人將供部分用戶進行測試。用戶可以在等候名單上註冊,以獲得使用該產品的機會。馬斯克在X上表示,最終Grok將成為X Premium+的一個功能,每月收費16美元。

 

巧合的是,Grok作為一款產品,背後的大模型也與之同名,目前的版本是Grok-1,它的原型Grok-0在xAI宣布成立後即開始訓練。目前可以確認的消息是,Grok-0的性能接近Llama 2-70B,但參數量約33B,不到其一半。而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裡,xAI加強了Grok的推理和編碼能力,升級到了現在的Grok-1版本。

 

測試結果顯示,Grok-1在數學、代碼和多學科知識評測中不僅相比前代有顯著提升,甚至比GPT-3.5更勝一籌。在Grok系統中找不到熟悉的PyTorch或Tensorflow,甚至連Python成分也沒有,而是選用了Rust程式語言以及深度學習框架新秀JAX。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圖片來源:xAI

 

xAI認為大模型訓練過程就像一列疾馳的火車,如果其中一節脫軌勢必導致後續一連串的災難性後果。為此xAI特意打造了專用的分布式系統,確保一旦出現故障就立即識別類型並自動處理。在這一過程中,xAI發現Rust語言是構建可擴展、可靠且可維護的基礎設施的理想選擇。

 

AI的顛覆性使命

Grok只是個開始,馬斯克和xAI已經準備好深入人工智慧。2015年OpenAI成立時,馬斯克等創始人的出發點就是要彙集全球最頂尖的AI人才,在非盈利的前提下,研發最前沿的AI技術。這種發展模式對標的更多是類似貝爾實驗室這樣能夠產生巨大社會價值的半學術半企業科研實體,直接競爭者則是同時期被谷歌收購的DeepMind。因此OpenAI本來就是為AI技術而生的,而不是特意選擇了研究底層技術。

 

另外OpenAI從一開始就有一系列的機遇加持,憑馬斯克的號召力就聚集了頂級富豪與學者和海量的輿論關注。但當時OpenAI的現實困境證明馬斯克等創始人的想法太過理想化,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不現實。2018年特斯拉也開始逐步進入AI領域,為避免日後與OpenAI產生矛盾,再加上不同意OpenAI管理層及其對AI安全的態度,因此馬斯克等創始人先後離開OpenAI。後來隨著山姆·奧爾特曼出任CEO,OpenAI轉型成為有限營利實體,用限制利潤上限和營收種類等方式,來探索在商業化與非盈利機構之間的新平衡點。

 

 

面對AI時代已至的趨勢,馬斯克在網絡上公開抨擊了OpenAI幾次之後,便不斷透露自己要加入AI賽道,打造一款 ChatGPT 的競品。今年四月時,作為堅定的「技術理想主義者」的馬斯克對採訪的英國《金融時報》透露出想成立新AI企業的想法,並表示「對目前各大AI公司的訓練系統的擔憂」,擔心這些產品會陷入「政治正確」的窠臼,因此要成立「TruthGPT」之類的品牌或企業,破解AI的秘密並推廣到全球。

 

七月時xAI正式宣布成立,與特斯拉等公司緊密合作,比如:特斯拉設計的專用 AI 晶片,可以為 AI 構建大型計算集圈方面提供豐富的經驗;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 xAI 公司實現共贏。xAI目標之一就是打造能進行高級邏輯推理的大模型,力求超越市面上其他同類型競品。

 

11月初,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發布重磅文章,認為智能體(Agent)的實用,不僅會改變每個人與計算機的交互方式,還將顛覆軟體行業,帶來自從人類從鍵盤輸入命令到點擊圖標以來的計算機領域最大的革命。

 

 

比爾·蓋茨寫道,在電腦上執行任何任務,必須告訴設備使用哪個應用程式。你可以用 Microsoft Word 和 Google Docs 起草商業計劃書,但它們無法為你發送電子郵件、分享自拍、分析數據、安排聚會或購買電影票。即便最好的網站也無法全然了解你的工作、個人生活、興趣和人際關係,因此為你辦事的能力也有限。

 

但是未來五年,這種情況將被徹底改變。只需大白話告訴設備想做什麼,不用再針對不同任務調用不同應用程式。軟體會根據你的選擇與設備分享到的信息自己作答,因為它更了解你的生活。在不久將來,任何一位網民都能擁有一個AI驅動的私人助理,遠遠超過今天的技術水平。

 

AI會成為巨頭們商業圖譜上的一環嗎?

近幾年馬斯克的名聲在國內越來越大,但很多人不知道的,除了特斯拉,SpaceX,Neuralink等,馬斯克還曾有幾家在國內知名度都不太高的公司,比如Zip2,X.com,PayPal,這三家都成立於上世紀末期。其中Zip2為各大報刊和雜誌出版商開發網絡在線城市指南,包括地圖和導航;X.com主營在線金融服務和電子郵件支付業務,是首批與美國聯邦保險合作的網上銀行之一;PayPal是全球最早研究電子錢包與移動支付的公司。

 

進入新世紀後,馬斯克同樣還開辦過幾家公司:SolarCity,Hyperloop,The Boring Company,這三家在國內的知名度也不高。其中SolarCity主營家用光伏發電業務;Hyperloop是基於真空管的高速客貨運輸系統,速度比飛機更快,目前還處於基礎建設階段,馬斯克甚至想在未來把它用於火星上的交通運輸;The Boring Company主營城市基建特別是鐵路隧道建設,未來可用於研發超級高鐵,隧道等基建設施。

 

對於馬斯克這個「探險家」而言,他先後掌管著特斯拉、SpaceX、Twitter、Neuralink、Boring Co.以及現在的xAI六家公司。此前,從商業角度很多人都不看好馬斯克收購Twitter的這個操作,而且收購後Twitter一落千丈的收入好像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可能很多人都忽視了Twitter這一高質量信息平台的數據價值,尤其是在優質數據正在變成AI時代類似石油的資源的時候。

 

得益於X平台龐大的信息池,Grok AI對新聞的敏感度極高,能夠從海量的信息中辨別出突發事件的元素。在馬斯克看來,這是ChatGPT等競品所不具備的巨大優勢。

 

圖片來源:xAI

 

除了Twitter之外,馬斯克還提到要讓特斯拉汽車的算力都接入他們的LLM模型推理。這樣的話特斯拉就會擁有地球上最多的模型推理算力。即使是未來由機器人駕駛計程車了,汽車依然每周只會運行1/3的時間,剩下的時間的算力都會用來做分布式的推理運算。

 

比爾·蓋茨也感嘆,AI代理將是下一個平台,個人AI代理將在科技行業和社會中掀起一場「衝擊波」。同時,比爾·蓋茨已經在個人AI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今年6月,比爾·蓋茨與Nvidia、微軟、Reid Hoffman和Eric Schmidt一起參與了Inflection AI的投資,該公司完成了高達13億美元的融資。

 

另外LLM模型也可以幫助馬斯克的機器人公司和自動駕駛系統獲得更強大的能力。AI時代下,一切皆有可能。據英國的《每日郵報》報道,來自美國和英國的8位人工智慧專家預測了未來10年AI對人們生活的變化:到2030年,AI可以照顧老人、製作電影、授課、提升經濟、幫助解決能源危機等,AI將能夠自主的進行優化升級,智能化地創造新應用。因此,在看到Chat GPT的那一刻,馬斯克可能已經意識到了,AI大語言模型就是實現他人生夢想和終極目標的那一塊最重要的拼圖。


相关文章

  • 特價雞飯只須1新元9角 鄰里雞飯店日賣500盤
  • 開工兩周每天加班到9點 女子想裸辭:我撐不住了!
  • 一款韓國西瓜味冰棒含未申報過敏原 食品局下令召回
  • 擔心攤位租約受影響 攤販不敢放假和抱病開工
  • 新加坡副總理:美國正退出全球領導的地位,我們必須團結起來
  • 「2025年世界最幸福城市」排名公布,新加坡排第3!
  • 「亞洲舞王」羅志祥來新加坡開演唱會了,下周開始搶票
  • 新中商界齊聚新加坡推介會,深化全產業鏈合作
  • 落地新加坡被ICA盤問!免簽後入境查得更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