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商龍光地產,曾在2017年踏足新加坡樓市,並以超過10億元標價拿下女皇鎮史德林路的地段。然而,近年來在新加坡沒有太大動靜的龍光地產,現在在中國陷入財務漩渦的情況下,有消息人士透露其預計會撤離新加坡。
龍光地產在新加坡的兩個地段,尚景苑(Stirling Residences)和悅湖苑(The Florence Residences),已發展成住宅項目。然而,龍光地產目前可能面臨撤離新加坡樓市的決策。
外資發展商,特別是中國發展商,曾在五六年前以驍勇姿態湧入新加坡樓市,大手筆競標地段,刷新地價紀錄。然而,面對全球經濟放緩和多輪降溫措施,這些「過江龍」發展商似乎逐漸謹慎,大手筆競標的情況不再復現。
根據Cushman & Wakefield整理的資料,中國發展商在2017年的私宅單位總數中占比23%,但在冠病疫情時期一度下跌至3%。雖然在過去兩年有所回升,但私宅單位數量明顯下降,今年預計發展單位數量為1320個,遠不如2017年和2018年的高峰時期。
專業人士指出,中國發展商在新加坡的買地活動銳減,政府過去幾年的降溫措施、土地供應不足以及利率上升等因素都影響了其標地策略。面對發展項目風險增大,一些發展商更傾向於組建合資企業標地,降低風險。
在新加坡樓市競標方面,外資發展商開始表現得更加謹慎和節制,可能在標地時更加謹慎選擇,或者選擇與其他發展商合作。這種謹慎態度被視為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發展商可能面臨兩極化的情況,實力較強大的發展商可能繼續積極標地,而一些相對不積極的發展商可能選擇與其他發展商聯手、退出新加坡樓市,或將業務重心轉向其他領域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