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術學生表達創意喜歡問對不對 帥哥講師:藝術無對錯!

2023-12-06

拉薩爾藝術學院講師Shawn Soh覺得,新加坡美術學生表達創意也必須先問過老師,讓他感到納悶。(紅螞蟻製圖)

作者 許耀泉

曾經聽說過這樣的說法:

只要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一般人想做任何事都會去做,直到有人說不能做為止,但只有新加坡人無論想做什麼,都要先得到某人批准,才敢放手去做。

做出這番觀察的人是誰,紅螞蟻實在記不起來,但這種心態,似乎連應該天馬行空的美術學生都免不了。

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講師Shawn Soh就經常被新加坡學生問到兩個問題,讓他非常納悶:

「老師,這個設計對嗎?」

「我可以這樣做嗎?」

他在一段TikTok短視頻中討論這個問題,直言問題出現在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上,並指出「藝術沒有對錯」,鼓勵學生勇敢地通過創作「找自己」:

「我認為原因出在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我們習慣回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選擇題,成長的環境又讓標新立異者感到不舒服。我發現學生在接受創意教學時,仍帶著這樣的思維......不妨問問自己:

作為設計師,我的身份是什麼?

我真正想通過創作表達什麼?

我的美學觀是什麼?

我在乎什麼?

與其詢問對錯,為何不跟著感覺走?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找到自己作為創意工作者的真實個性了。」

像這樣的視頻或貼文一般掛在網上後,都會引來不少網民附和,並趁機對新加坡教育制度冷嘲熱諷一番。

這次雖然還是有網民附和他的看法,其他留言卻不一樣,它們的大意,基本上可以由淡馬錫理工學院修讀時裝設計的sherrysicle所上載的視頻概括:

「我們上學不一定只是玩玩而已,是為了考到某個成績、考獲文憑或學位,為此,我們必須達到相關的要求,遵循某些指導原則。

分享一段個人經歷:我曾有一項作業獲老師稱讚,她說:『你設計的時裝太棒了,我仿佛能看見模特兒穿著它們在T台上走貓步,它們讓我想起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英國現代時尚教父)的作品。』

但她沒說的是,我沒有遵守作業的要求,結果只得了D+。(按:理工學院D+評級相等於剛剛及格。)

我還想升上大學,不希望成績單滿滿都是D+,所以我必須問老師:我這樣做對嗎?這個正確嗎?我沿著這個思路走可以嗎?」

神似亞歷山大·麥昆的作品,最終也只落得剛剛及格的下場,不難想像這位同學原本樂得飛上了天的心情,一下子狠狠摔回地面的滋味。

sherrysicle在視頻後面也針對Shawn Soh「藝術沒有對錯」的看法提出相反的論點:

「有時,一幅作品的技術水平可能不到家,或者其設計概念並不新穎。將來我們出社會工作的時候,還有一個人在判斷我們作品的對錯,那就是客戶。」

自己心中完全沒譜,卻堅稱只要見到就會立刻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客戶,堪稱創意工作者的噩夢。(網際網路)

來自不同院校的師生的兩段視頻,一個鼓勵學生將對藝術創作的追求放在成績之上,一個講述創作如何服務於升學和商業活動等其他目的,兩者觀點看似對立,其實體現了教育界的兩個目的:

對知識或藝術的純粹追求,以及為國家經濟提供勞動力。

站在學生的角度,為了確保自己能考到好成績而不斷向老師詢問自己的作業是否達標,無可厚非。

老師雖然得評估學生作業,但也不希望學生個個都成為只按照評分標準創作的機器。

美術生畢業後如果從事設計工作,當然必須要能遵照設計概要(design brief)設計出能為客戶完成其目標的成品,在有限的空間儘量發揮創意。

但人類同樣需要勇於打破美術常規的藝術家,創造出令人望而驚嘆的藝術作品,讓普羅大眾深刻感受到人類的創造力。

務實派和理想派,不僅可以並存,兩者甚至是缺一不可的。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康福德高今年首季營運盈利年比增45.5% 達8150萬元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新加坡壕撒130多萬張$500購物券,全島超市可用!超全領取攻略~
  • 微軟全球裁6000人,新加坡失業率升至2.9%!或將迎裁員大潮…
  • 三家公共醫院急診求診量激增 院方吁輕症者轉往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