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複雜的政經格局下,中國企業「走出去」正呈現出新的特點和動能。而其中一大趨勢就是出海企業對新加坡的高度重視與大力經營。近兩年來,中企落戶新加坡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尤其是在清潔能源領域,以天合光能、沃太能源和協合新能源為代表的眾多全球知名的中國企業紛紛選擇在新加坡開設區域總部及海外總部。
是什麼驅動了這些具備技術優勢的優秀企業選擇新加坡?多位在新加坡展業的中國企業家進行了分享,從他們的角度來觀察新加坡和東南亞所孕育的巨大機遇、新加坡獨特的營商優勢,以及新加坡政府如何搭建新能源與綠色轉型平台,助力中國企業,把握亞洲新能源增長契機。
1
通往亞洲廣闊新能源市場的門戶
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走向成熟,新能源市場的廣闊機遇逐漸浮出水面。亞太地區整體可再生能源投資在2030年預計將會翻一番達到1.3萬億美元,其中,太陽能將成為亞太地區綠色能源的增長引擎,在2050年前超過60%的光伏設備將安裝在該地區。東南亞所蘊含的豐富新能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眾多中企更是早早布局東南亞新能源開發與投資市場,拓展企業新版圖。
談及東南亞市場新能源優勢,可再生能源電站開發商和運營商協合新能源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劉建紅指出,從投資角度看,東南亞屬於新興市場,經濟活躍的同時,政治相對穩定;而當地地理位置優越,不僅體現在擁有豐富的光照資源、風能資源、生物質資源和地熱資源,還決定了這裡能夠便捷吸納中日韓等東亞國家的工程能力、產業鏈產能以及大量的新能源投資;此外,隨著區內多個國家紛紛啟動能源轉型計劃並制定相關的戰略規劃和激勵政策,東南亞新能源產業的後發優勢日益顯著。
劉建紅表示:「總體來說,東南亞市場屬於新能源投資企業及上游產業鏈企業優先進入的市場,潛力巨大的同時,競爭也日趨激烈」。如何在這一充滿機遇的巨大市場占得先機,成為眾多中國新能源出海企業所必須思考和回答的課題。而新加坡,正是回答這一課題的鑰匙。
協合新能源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劉建紅
在逐漸成型的東南亞清潔能源大市場中,小國新加坡扮演著關鍵角色。首先,新加坡是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積極推動並實踐綠色轉型的國家之一。新加坡自建國以來就意識到,想要為子孫後代創造宜居家園,就必須努力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多年來,新加坡付諸行動,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國家戰略,覆蓋社會方方面面,實現了兼顧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可持續發展。
為實現設定的短期減排與長期凈零排放目標,新加坡政府對清潔能源的生產與進口有著強勁的需求,也在清潔能源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投入大量資源,還積極推行凈零金融行動計劃,進一步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對此,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讚賞並總結道:「在新加坡,從政府到企業都非常重視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也一直積極地探索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新加坡的零碳政策在帶動整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為綠色企業帶來更多的增長可能性。」
2
小國土孕育的商業大版圖
未來幾年,隨著產能的不斷擴充,以光伏行業為代表的中國清潔能源產業勢必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有遠見的中國企業選擇將目光投向海外,深度開發海外清潔能源市場的潛力。
全球排名前列的光伏智慧能源企業天合光能選擇在新加坡建立起亞太區總部,高紀凡表示,優良的投資產業環境、優秀的人才儲備、強大的物流基礎設施和連接東西方經貿與文化的紐帶地位等種種獨特優勢,都是天合光能選擇將其區域總部落地新加坡的原因。
儲能企業沃太能源在2022年將海外總部設立在了新加坡,從事管理、控制和協調國際或區域業務,進行國際供應鏈和研發等大量總部活動,同時在馬來西亞建設工廠。沃太能源副總裁張新艷表示,新加坡從優越的地理位置到穩定的政治環境再到友好的商業環境,都對外國企業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與此同時,新加坡還是國際金融中心和新能源的創新和研發中心,這讓中國的新能源企業可以在這裡連結世界金融市場,同時了解到行業內前沿的技術發展。
沃太能源副總裁張新艷
沃太能源在「搬家」新加坡的過程中得到了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積極協助。為鼓勵外國企業在新加坡投資和發展業務,EDB與其他政府部門共同為符合資格的外國企業提供包括稅收優惠、研發資金和創新基金等各種財務激勵措施。這些體驗讓張新艷印象深刻,回憶整個過程,她說道:「新加坡政府機構會以專業和友好的方式與外國企業互動,以確保他們在新加坡取得成功。與這些機構合作使企業受益於專業支持和資源,有助於加速我們的業務發展。」
3
與當地夥伴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在新加坡,中國企業與當地官產學研各界充分開展合作,與當地夥伴共同發展。以協合新能源為例,企業與新加坡國家科技研究局、新加坡國立大學太陽能研究所、南洋理工大學等知名教育和研究機構攜手,在新加坡建設清潔能源研究院,專注於海上浮式發電系統、氫儲運等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培育。未來企業還將和本地企業密切運營服務合作,提供智能運維運營服務,為提高新加坡清潔能源自給自足和穩定性提供投資和運營解決方案。「協合與新加坡和東南亞夥伴的合作一定是優勢互補的,互利共贏的」,協合新能源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劉建紅這樣總結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中國企業正與新加坡本地企業攜手拓展新加坡和整個區域的清潔能源機遇。今年8月,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韋能能源與中國的尚德電力、瑞浦蘭鈞以及美國的易恩孚簽署了一份高達2.5吉瓦的合作框架,計劃在印度尼西亞建立太陽能光伏板和儲能系統生產線。四公司共同表示,合作框架讓他們攜手開發印尼本地的新能源機遇,不僅能將產品將直接用於韋能在印尼巴淡島2吉瓦的混合動力超級項目,還為下一步將清潔電力售給新加坡鋪平了道路。
韋能能源、尚德電力、瑞浦蘭鈞、易恩孚、殼牌公司參與合作協議簽訂儀式
另一個值得稱道的例子是天合光能在2021年與新加坡本地企業勝科工業共同開發了騰格水庫60MW漂浮式太陽能項目,將其打造成為全球大型的漂浮光伏發電廠之一,成為中國企業與本地企業攜手合作,創新促進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典範。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在與勝科工業等新加坡本地企業合作時,他們對中國企業的友好,以及自身的嚴謹、專業、盡職與高效,都給天合光能留下了深刻印象。展望未來,高紀凡充滿信心,他認為東南亞蘊藏著豐富的再生能源資源正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能源轉型的需求,逐漸從「潛力」變為「實力」。基於對新加坡及東南亞清潔能源產業優勢與潛力的洞察,天合光能不僅在新加坡建成了亞太總部及國際商務中心,在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建廠也結出累累碩果。
對於想要來新加坡發展的中國新能源企業,先行者們也給出了他們的中肯建議。天合光能高紀凡建議中國企業考慮與當地機構或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幫助企業自身理解本地市場和文化,深入了解當地市場需求和挑戰,確保產品和服務符合當地標準和需求。協合新能源劉建紅建議中國企業在開發新能源項目的同時,合理關注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領域,使得產品能夠較便捷輻射整個東南亞,並具備良好的本地成本優勢。而沃太能源張新艷則提出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市場要積極打造綠色品牌形象、可持續生產和善盡社會責任,「這對於獲得當地市場的信任和認可非常重要」。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
結語
從建國起,「綠色DNA」就存在於新加坡的血液之中,發展清潔能源,堅持綠色轉型是新加坡基於國情得出的結論,也是新加坡與整個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實現持久繁榮的必由之路。新加坡政府為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的良好營商環境,助力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外國新能源企業在新加坡展業,共同開拓清潔能源市場機遇,打造綠色可持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