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拥车证配额提高,加上想赶在明年调低回扣前买车的人多数已经进场,最新一轮的拥车证成价有所缓和,除中小型汽车组别微升外,其他车组成价都下跌。
百胜汽车集团主席梁南兴建议消费者无须急着进场,可以等到明年1月份宣布新一轮拥车证配额时,看政府如何用拥车证供应高峰期的配额来填补低谷的不足,再决定是否买车。(王彦燕摄)12月首轮拥车证公开投标活动12月6日下午结束,大型及豪华车组(B组)成价下降5236元(3.87%),报13万零100元。
一般用于注册B组汽车的公开组(E组)成价降1614元(1.20%),报13万3388元。
应对大众市场需求的中小型汽车组(A组)继前两轮下降2万多元后,本轮回升3019元(3.55%),报8万8020元,是这次唯一上涨的组别。
货车和巴士组(C组)成价降2888元(3.91%),报7万1001元。机车组(D组)成价也微跌143元,报9858元。
政府将从明年起调整一系列措施,包括车辆减排税务计划(简称VES)调低排放量较低的A2级车辆税务回扣,以及乘用车全面改用更严格的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排放测试规程(简称WLTP)等,促使更多买家赶在新措施生效前进场。
车商选择提前竞标
确保客户能获相应回扣
本田代理商嘉摩哆总经理黄成顺受访时说,车商若等到12月才竞标拥车证,可能会来不及在今年注册,或面对标不到拥车证的状况,因此不少车商选择在12月前就竞标,以确保客户能获得相应的回扣。“这缓解了车商年尾的压力,本轮B组成价也略微下降。”
至于A组,黄成顺说,由于这一组别的成价前两轮下降,吸引更多新买家进场,导致成价略涨。
新加坡车业公会会长梁添丁指出,除了赶在今年注册车辆的需求已经消化得七七八八,陆路交通管理局提前拨出拥车证回流市场的举措也起到了降温作用。
陆交局上个月宣布,11月至明年1月为A组、B组和C组提供额外1614张拥车证配额。代交通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随后也在国会透露,将从未来的拥车证供应高峰中拿出更多配额,以应对目前市场的高需求。
拥车证成价破15万元现象
未来两三年将“一去不复返”
百胜汽车集团主席梁南兴说,拥车证成价大体处于下调时期,尤其是随着配额明年至2026年持续增加,成价也会下降。今年B组和E组成价突破15万元的现象,接下来两三年相信将“一去不复返”。
他提到,C组成价连续四轮走低,从10月第一轮的8万5900元,降到本轮的7万1001元,这样的跌势应该会持续下去。
梁南兴建议消费者无须急着进场,可以等到明年1月份宣布新一轮拥车证配额时,看政府如何用拥车证供应高峰期的配额来填补低谷的不足,再决定是否买车。“按照政府的计划来看,接下来两年的成价肯定会往下调整。”
康福德高调高德士收费
普通德士起程车资上调5角
由于燃油价格上涨,加上高通货膨胀率,以及消费税上调在即,康福德高宣布调高德士收费,帮助德士司机应付更高的营运成本。其中,普通德士的起程车资一律上调5角,车程距离收费和等候费则上调1分。
康福德高宣布,普通德士的起程车资将上调5角,车程距离收费和等候费,则上调1分至2角6分。(档案照片)
新收费从今年12月13日早上6时起生效。附属全国职工总会的全国德士师傅协会支持这项调整。康福德高旗下德士约9000辆,市占率逾六成,是本地最大的德士车队。
根据康福德高12月6日发表文告说,普通德士的起程车资将上调5角,车程距离收费和等候费,则上调1分,至2角6分。康福德高的普通德士车型包括:现代i40、Ioniq和Kona;丰田Prius和Sienta;以及比亚迪E6电动车。
公司已于11月30日调高豪华德士的起程车资,这次不调整,维持在4元8角。然而,豪华德士的车程距离收费和等候费,会上调1分,至3角6分。
另外,星期一至星期天(含公共假日),所有德士的晚间繁忙时段附加费,收费时段延长一小时,从原本的傍晚6时至晚上11时59分,提早至下午5时开始收费。
此外,康福德高也会在周末和公共假日的上午10时至下午1时59分,新增附加费收费时段。
公司解释,这么做是要确保德士供应充足,能应付繁忙时段的乘车需求。
腾越宝威将延长傍晚附加费收费时段
除了康福德高,另一业者腾越宝威(Strides Premier)也从12月13日起,把星期一至星期天(含公共假日)的傍晚附加费收费时段延长一小时,即下午5时至晚上11时59分。公司也会在周末和公共假日的上午10时至下午1时59分,实施新附加费时段。
据了解,规模最小的德士公司百胜(Prime),也有意跟进调高德士收费。
入行16年的康福德高德士司机王添坤(64岁)对收费调高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生活费和运营成本不断上涨,侵蚀了收入,明年将调高的消费税也让我更担忧。这次调整及时缓解了情况,也让我能增加收入,维持生计。”
德士司机王铭荏(46岁)则认为,车资涨幅不大,预计不会为他带来太多额外收入。他反而担心收费调高后,会吓跑向来靠德士出行的年长者和外国游客。
林伟畯(34岁,销售人员)在中央商业区工作,经常下班后搭德士回家。他受访说,随着车资调涨,他会减少搭德士的次数,并考虑改用其他交通工具,如地铁或更便宜的私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