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將新加坡員工分成五種類型,你屬於哪一種?

2023-12-09

沒有兩名員工的工作方式完全相同。(聯合早報)

出差族、偵探族、社交家、問題解決者、表達族

每個工作場所都存在一個由不同個性、技能和工作方式組成的獨特生態系統。

協作辦公軟體Slack與市場研究機構YouGov合作,對全球9個國家(法國、英國、德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和印度)共1萬5000名職場人士進行分析,將他們分為不同的表象性格(personas),用於探討他們與工作場所和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關係。

今年11月8日發布的這項開創性研究結果,總結出工作場所中有五種不同的表象性格:

出差族(The Road Warrior)偵探族(The Detective)社交家(The Networker)問題解決者(The Problem Solver)表達族(The Expressionist)

每個類型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徵、工作風格、首選的溝通方式以及對不斷發展的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感受。

無論人們在哪裡工作,拖延、瀏覽社交媒體或走神都是很正常的事。(聯合早報)新加坡員工較多「出差族」

新加坡的勞動隊伍主要由「出差族」組成(占26%)。

在全球範圍內,22%的員工符合這種性格,出差族最常出現在日本(28%)。

出差族的特徵是適應性強,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區或任何地方工作。他們性格開朗、和藹可親,能建立遠程聯繫。他們更有可能在一個分布於不同地點的團隊中工作。

他們會以任何符合自己時間表的方式工作,因而靈活性對他們的成功至關重要。

出差族表現出對靈活性有強烈偏好。其中91%的人表示想要在辦公桌以外工作,46%的人最看重的是按照自己的日程安排工作。

85%的新加坡「出差族」認為他們具有適應能力,而他們的同事也認為他們最有可能在新地方工作(26%)。

這種角色在工作場所的靈活性不僅是一種偏好,而且是一種決定性的特徵,甚至已重塑了新加坡工作環境的概念。

上班族通勤的情況。(聯合早報)與全球趨勢相反,新加坡較少人屬於「偵探族」

在全球範圍內,最多員工屬於「偵探族」,有30%符合這種表象性格。

他們精通「包打聽」,很會收集資訊,會搜索儘可能多和可靠的知識,然後與他人分享他們的解決方案。他們的工作動力來自於使命感和工作安全感。

他們最可能認為在家辦公不可行,認為面對面的交流很重要。

與全球趨勢相反,新加坡只有21%屬於「偵探族」,比出差族要少。

報告解釋說,偵探族在年齡較大的員工中最常見,而新加坡的勞動隊伍相對年輕,所以偵探族相對較少。

在新加坡的「偵探族」中,94%自認有很強的組織能力,85%也自認有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事們認為「偵探族」最擅長挖掘信息(42%),而且最有可能知道公司所發生的一切(52%)。

新加坡員工有20%是「社交家」

新加坡工作場所中的另一種員工表象性格是「社交家」(20%)。他們是一個容易交談的人,會全身心地投入到交流中。他們性格外向、善於交際、與同事們都能成為朋友,能與團隊成員高度協作。

工作上,他們每次都會做好筆記並分享給大家,以確保大家都能跟上進度,擁有成功所需的一切。

他們的工作動力受同事關係驅使,喜歡與團隊成員共處。他們認為完全遠程工作有負面影響,更喜歡面對面交流。

新加坡CBD市中心的上班族。(聯合早報)有20%是「問題解決者」

新加坡勞動力隊伍中有20%是「問題解決者」。

「問題解決者」厭惡重複性任務,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工作竅門,是早期的技術採用者,是自動化的大師。他們痴迷於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因而最擅長簡化工作程序。

因此,他們最有可能完全使用人工智慧(AI)。目前,這群人也最常用AI來轉錄對話和總結內容。

同樣的,和社交專家一樣,他們認為遠程辦公沒好處,更喜歡面對面的交流。

新加坡員工中很少「表達族」

新加坡勞動隊伍中僅有12%屬於「表達族」,不過這個比例已比全球的10%要高。「表達族」最常出現在印度(21%)。

他們有趣、機智、聰明,也善於交際,線上虛擬空間是他們最喜愛最活躍的平台。

他們傾向於採用不那麼正式的交流方式,更喜歡在工作上使用表情符號(Emojis)、動圖(Giphy)和梗圖(memes)來表達自己。

他們認為工作場所的交流應該是有趣且輕鬆的,所以更喜歡採用同事們更容易理解、欣賞或享受的視覺系表達方式。他們很懂得在對的時機用最好玩最好笑的表情符號來表達想說的。

的確,紅螞蟻身邊似乎沒有這種同事。不過隨著Z世代加入勞動隊伍,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表達族」員工。

「表達族」員工認為,這種視覺溝通風格對他們如何表達自己的個性,以及確保他們想表達的信息能以正確的方式被接收,至關重要。

(聯合早報)新加坡人工智慧參與度較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新加坡在人工智慧使用率方面位居受調查國家的第二,有34%的員工在使用人工智慧技術。排在首位的是印度(54%)。

當然,越年輕的員工對AI的接受度就越高。

屬問題解決者和「表達族」的本地員工更常使用AI。「出差族」和「偵探族」則感到他們的公司在引進新技術時,提供的培訓和資訊都不足。

報告指出,這凸顯了新加坡企業必須更好地了解員工需要哪方面的培訓和技能,尤其是在引入人工智慧的過程。

然而,全球依然有多達80%的員工表達了對人工智慧的擔憂,包括其潛在的有害發展、準確性和資料安全性。儘管有這些擔憂,58%的人仍滿懷希望地預計未來能在工作上使用人工智慧。

Slack指出,新加坡勞動力文化多元化,認識個人工作風格和員工的表象性格有其重要意義。

領導者在了解團隊員工多屬於哪些表象性格後,就必須採用靈活的管理方法,讓員工能夠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領導者必須知道用什麼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勵自己的團隊。


相关文章

  • 大馬網友揭露「馬勞」回國後都愛扮有錢人!在新加坡打工時就吃Maggi面!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當 「孤獨死」 敲響警鐘:新加坡 PR 政策釋放暖意,國際生及工作者迎來身份規劃新機遇
  • 【數據PK】上海 VS 新加坡:生活成本大比拼,你更青睞誰?
  • 九歲抗癌小勇士重返校園!愛與支持照亮生命之路
  •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