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醫護人員受到粗暴對待和騷擾,並且更妥善處理這類情況,新加坡三大醫療集群採納勞資政建議,2024年6月前實施新框架和準則。
預防粗暴對待和騷擾醫護人員勞資政工作小組,今年3月建議採用標準化零容忍政策和三管齊下的框架,以保障醫護人員的權益和安全。(檔案照片)
預防粗暴對待和騷擾醫護人員勞資政工作小組,今年3月建議採用標準化零容忍政策和三管齊下的框架,以保障醫護人員的權益和安全。框架的三大方向是:保護面對暴力和騷擾的醫護人員、預防導致暴力和騷擾的情況,以及促進醫護人員與患者和看護之間的良好關係。
衛生部12月13日宣布正式推出這個勞資政框架,三大醫療集群——新加坡保健集團、國立健保集團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最遲明年年中落實相關措施。
在這個框架下,對騷擾和粗暴行為設下更明確和通用的定義:辱罵或威脅醫護人員,或對他們動粗,令他們感到害怕、惶恐或焦慮,以致於不能如常執行工作。
最常見的粗暴行為和騷擾形式是患者和看護者大喊大叫、威脅對醫護人員提出投訴或採取法律行動,以及貶低人的言論。遭受粗暴對待和騷擾的醫護人員有時會將這些行為合理化,認為是工作的一部分,或是同情患者的情況,因此不會對他們採取行動,忽視被患者粗暴對待和騷擾的情況。
衛生部長王乙康說,醫護人員自冠病疫情暴發後就不間斷地照顧患者,儘管絕大多數患者和看護者十分配合,但仍有一小部分的人對醫護人員出言不遜,甚至動粗。「醫護人員肩負著很大的責任,我們必須保護他們免受粗暴對待,進而提升士氣,幫助他們更好地服務患者。」
將設置內部舉報處理機制
根據衛生部文告,各醫療集群將各自製定內部的舉報和處理機制。對於施暴者,勞資政工作小組建議向他們發出警告、拒絕不合理請求,以及讓不必接受緊急醫療護理的施暴患者出院,或阻止施暴的看護者和訪客進入醫院。
國立健保集團首席執行主席(候任)沈恆毅說,集團旗下所有醫院和綜合診療所從2024年1月起將成立專門團隊,實施框架措施,並為受影響醫護人員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給予他們休息和恢復的時間。此外,集團也將為醫護人員提供培訓,加強他們如何應對粗暴對待的情況。
當局認真看待患者或看護者申訴
衛生部長王乙康13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當局認真看待患者或看護者的申訴,經調查後若發現醫護人員有疏失或不當行為,將採取相關措施應對。「但如果事實證明醫護人員受到暴力對待,我們會支持他們。這是我們的承諾。」
衛生部長王乙康強調當局絕不容忍醫護人員受到粗暴對待和騷擾。(鄔福梁攝)
除了集群旗下的醫療機構,衛生部也呼籲社區護理機構和私人醫院等業者採取同樣的零容忍政策,根據各自運作環境實施框架措施。
數據顯示,新加坡去年共有近8萬7000名醫護人員。隨著醫療需求增加,醫護人員數量將進一步增加。
衛生部控股也將發起全國公共教育活動,鼓勵醫護人員、患者和看護之間建立積極的信任和尊重關係,包括調整對醫護人員的期望和促進對他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