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员 "无处停车" 难题将成历史?新加坡市区重建局与陆路交通管理局 5 月 8 日宣布,正探讨强制未来新私人发展项目在设计阶段预留配送等候区,并推出系列举措优化 "最后到户交付" 服务,从源头解决配送效率与安全问题。
三方工作小组披露,不少送货员反映私人建筑缺乏专用等候区,严重影响配送效率。为缓解燃眉之急,当局率先推出配送工具包,内含地板贴纸等标识物料,方便业主快速划定临时等候区,有需求单位可通过https://go.gov.sg/deliverytoolkit在线申领。更重磅的是,政府正研究将配送等候区纳入新建筑设计规范,确保未来开发项目自带 "配送友好基因"。
此外,新加坡土地管理局计划将配送等候区位置整合至 OneMap 地图,帮助送货员一键导航;市建局与陆交局联合业界制定的《到户交付设计与运作指南》也将于年内发布,针对不同建筑类型提供定制化设计方案。陆交局还将携手多方推出电子安全指南,覆蓋骑行规范、停车守则等实用内容,预计 5 月上线并定向推送给送货员群体。
事实上,当局此前已采取多项便民措施:建屋发展局和市建局停车场将电子停车宽限期延长至 15 分钟,机车配送骑士可通过优惠季票享受免费停车。此次系统性升级旨在打通配送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既为送货员打造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也让市民享受更优质的配送体验。未来数月,相关部门将持续推进方案落地,细节将陆续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