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投诉的珠宝店营业期间,新加坡沙球劳路上段早上起就有蓝色旅游大巴络绎不绝,载着一批批的游客到珠宝店消费。
(新加坡讯)“零团费”旅游团卷土重来,有游客投诉被带到隐蔽的无招牌珠宝店,店内的工作人员用话术展开高压销售,不买的话还要支付50新元才能离开。
新加坡的监管机构已发文告提醒所有持牌旅行社及导游,有责任保障游客的权益与安全,施压推销须承担法律责任。
《联合早报》在3月接获读者来电爆料,指本地有旅行社到中国以“零团费”或极低团费的方式招揽游客。在旅客抵达新加坡后,再通过高压销售的手段赚回本钱。
一名自称参加了“零团费”旅行团的人士,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叙述自身经验。他写道:“一进到里边就被带到一个小黑屋,给我们讲他的身份,如何高大上,跟着就卖翡翠,我的团友就被搞晕了,当场刷卡8888新元,说交个一辈子的朋友,我们没有买他的东西就不给出门。”
这名用户说,没有买的人,最后被店家要求每人支付50新元才能离开。
多名要求匿名的旅行社业者受询时证实,“零团费”或低团费揽客,等入境后再高压销售的情况又卷土重来。
业者指出,有领队曾透露,去年底开始有些旅行团的购物行程就包括这家珠宝店。游客到店后被分批带入独立的房间,甚至带团领队也只能通过监控画面观察游客的情况。
有领队指封闭的店面和高压的推销方式让团员害怕,如果销售额不好,店员就会拉长讲解时间,导致有时逗留的时间接近两个小时,只能取消后续行程,导致游客在离开新加坡后纷纷投诉。
根据领队提供的画面,游客被带入珠宝店时,领队和导游只能在其他房间通过闭路电视查看游客的状况。
“新马泰”旅行团含购物行程 中国的多个旅行平台显示,不少“新马泰”旅行团含购物行程,也有标明是药油店和珠宝店。
至少3家业者告诉《联合早报》,这种“购物团”停留的店面多和旅行社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导游也有可观的抽成。
业者指出,旅游团有购物行程在本地不罕见,这类站点一般只占不到一个小时,游客和领队可以自由活动,没有见过这种高压封闭式的购物团。
业者提供的报价单显示,有本地旅行社面向中国旅行社收客时打出“零团费”的价格。 “这旅行社要如何回本?如何赚钱?当然是从顾客的购物中获得。”
业者指出,这无疑是一种恶性竞争。一旦游客的旅游体验不好,将损害新加坡整个入境游的市场。
新加坡旅行社给中国的旅行社开出“零团费”旅行团揽客。 (受访者提供《联合早报》)
当局接获投诉 新加坡旅游局和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上星期二(5月6日)向业者发出联合文告,称接获关于参与低价或“零团费”旅游的游客遭到销售人员施压推销,或对商品做出虚假或误导性陈述的指控。
文告指出,根据消费者公平交易法令(Consumer Protection(Fair Trading)Act,CPFTA),商家施加不当压力或影响力、迫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或对商品或服务做出虚假陈述,均属不公平商业行为。
当局有权调查并采取执法行动,并申请庭令制止相关行为、要求商家公开通报不当行为。违例者可能面临罚款或监禁。
旅游局则提醒所有持牌旅行社及导游,有责任保障游客的权益与安全。
若游客因持牌人施加不当购买压力,或被带往涉及不公平商业行为的商家而受害,旅游局可依法对持牌人采取执法行动,包括暂停或吊销其执照。
“我们强烈敦促所有旅游业者避免与涉及不公平商业行为的商家合作或安排相关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