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和“新漂”打工人群体里,新币兑人民币的汇率一直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汇率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近日,这一汇率在短短一周内就经历了大幅变动,从 5.65 暴跌至 5.49+,这一变化让留学生和打工人的反应截然不同,留学生忙着交学费,而打工人却如同遭遇晴天霹雳,叫苦不迭。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未来新币兑人民币的汇率又将走向何方?今天,就让欣冉为大家详细解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暴跌:一周内跌幅惊人
近期,新币兑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大跌。仅仅一周时间,汇率就从 5.65 跌至 5.499,跌幅约达 2.5%。
在经历了这样的暴跌后,汇率虽有所反弹,截稿前维持在了 1:5.51 左右。
不过,不同支付渠道给出的汇率也存在差异,中国银联给出的汇率是 1:5.54+,支付宝境外线下支付则是 1:5.59。
有人欢喜有人愁:留学生狂喜,打工人悲伤
每一次新币兑人民币汇率的大幅下跌,都会引发不同群体的不同反应。对于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交学费的绝佳时机。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留学生分享著自己的心情。“前段时间 5.6+的时候,真的是两眼一黑又一黑”,一位留学生如此感叹之前汇率高时的无奈。还有人表示“太好了,最好跌到 5.50 以下,我还没交学费”“还好没交学费,周五截止,我再等等”。
每次汇率大跌,欢呼雀跃的大多是留学生群体。
而且,这汇率暴跌的情况,也让那些对新加坡留学感兴趣的人看到了机会,如果你也有留学新加坡的想法,欢迎添加欣冉,我们会一对一为您制定留学路线。
然而,对于在坡岛工作的打工人来说,汇率下跌就如同一场噩梦。因为汇率下跌意味着他们将新币兑换成人民币时,到手的钱变少了,相当于变相“减薪”,这让他们欲哭无泪。
汇率暴跌原因剖析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中美“关税战”缓和,人民币回升:此前,中美之间打响了“贸易战”,双方不断提高关税,这使得国际市场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人民币也受到了影响,一度呈现走弱的态势。
因为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高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冲击。但就在昨天,有消息传来,两国的“贸易战”出现了缓和的迹象(详情可见:中美关税战最新消息:中美相互 24%关税 90 天内暂停实施)。
这一消息让市场情绪得到了缓解,人民币也随之稳住并开始回升。人民币一升值,新币兑人民币的汇率自然就下降了。
五一假期影响,换汇需求变化
国内五一假期也是影响汇率的一个因素。五一假期开始时,大批中国游客前往新加坡游玩,他们大量购入新币,导致新币在短时间内需求大增,价格暴涨。
而五一假期结束后,很多游客在新加坡游玩结束,将手里没花完的新币又换回了人民币。这种集中的换汇需求使得人民币的短期需求大幅增加,从而加速了新币兑人民币汇率下跌的速度。
虽然这一因素的影响相对贸易战来说较小,但两者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新币兑人民币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新加坡金管局政策调整:放缓新币升值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 4 月 14 日发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声明,宣布再略微下调新元名义有效汇率(S$NEER)政策区间的坡度,而宽度及中间轴则保持不变。
这是新加坡金管局今年第二次放宽货币政策,目的是让新元放慢升值步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