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可与西医互补 有效协助治疗慢性病与疼痛

4小时前     月泓     934

中医推拿可与西医互补 有效协助治疗慢性病与疼痛 本地医学专家指出,中医推拿能与西医物理治疗形成互补,在疼痛管理、软组织损伤康复、术后复健等方面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法。

南洋理工大学本月16日联合教育慈善智库HEAD基金会,以及新加坡中央医院举办首届“推拿全球发展与倡导圆桌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中医与西医界的专业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推拿的临床应用、优先研究推拿的有效性和潜在应用和新的融资机会等。

新加坡中央医院骨科荣誉顾问医生郑文庆教授,在会议现场以“以推拿疗法弥合医疗差距:共同探索新前沿”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现代医疗难解慢性病 推拿成补位疗法郑文庆说,外科医生习惯使用手术刀、螺丝钉和缝合线。“但实践告诉我,并非所有问题都能通过手术器械来解决。有时,古老的智慧能以从未预料的方式丰富现代医学实践。”

他说,现行的医疗体系虽擅长急性治疗与手术,但在应对慢性、复杂的疾病时常力不从心。病患辗转于不同专科、药物与疗程之间,却仍旧痛苦不堪,医疗系统也因此承压。“在这一背景下,推拿作为一项尚未被充分利用的疗法,逐渐显现出巨大潜力。”

郑文庆指出,推拿疗法的核心目标包括,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炎症、增强关节活动度、调节神经系统,这与骨科和康复医生的目标高度契合。

他解释,推拿能够与传统物理和康复治疗形成互补。“它是非侵入性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疼痛管理、软组织损伤康复、术后复健、慢性肌肉骨骼保健方面都可能非常有效。”

他表示,初步证据也显示推拿有助减压,以及改善睡眠与消化功能。“我们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些潜力。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

 

中医推拿可与西医互补 有效协助治疗慢性病与疼痛 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员会主席张俰宾博士致辞。(图:南洋理工大学提供)

古老技艺的现代复兴 主流医疗认可提升郑文庆还说,中医与尖端科技的融合不仅推动推拿的发展,更可引领更具整合性、以病患为中心的新医疗模式,如今如同在见证一场古老技艺的现代复兴。

另外,新保集团新设立的中医理事会,已将推拿纳入教育与研究委员会的职权范畴,郑文庆说,这意味着推拿开始获得主流医疗体系的认可。

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员会主席张俰宾博士致辞时也说,在中央医院、陈笃生医院等机构,推拿已纳入肌肉骨骼疾病及慢性疼痛的整合治疗方式。“多年来,中医师与西医医生之间的合作不断增强,尤其在疼痛治疗、姑息疗法和康复领域。”

张俰宾指出,推拿若要进一步确立在现代医学中的可信度,就必须开展大规模、严格的临床研究。“我们须要投资于符合国际医学标准的科学研究,评估推拿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