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中小学凭借优质的双语教育和国际化视野,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首选。
然而,对于需要通过AEIS/S-AEIS考试入学的国际学生来说,“降级”是一个既现实又敏感的议题。
尤其在新加坡严格的年龄政策下,孩子的年级选择直接影响录取概率和未来升学路径。
一些明智的家长正在将“战略性降级”转化为竞争优势——
01 AEIS年级选择
01 年龄决定报考年级,而非原就读年级
AEIS考试年级以入学当年1月1日的年龄为准,而非学生当前在中国的年级。
例如:
7-8岁考生只能报考小二或小三(考试内容对应小一/小二);
9-12岁考生可报考小四/小五(但考试内容可能低于报考年级,如9岁考生需考小三内容);
(举例:如果孩子2017年1月1日出生,目前为8周岁,报考2026年AEIS考试时为9周岁,可报考小四)
(举例:如果孩子2016年1月1日出生,目前为9周岁,报考2026年AEIS/S-AEIS考试时为10周岁,可报考AEIS小五和S-AEIS小四)
中学阶段(12-16岁)考生需按年龄选择中一至中三,超龄者可能被限制报考高年级。
02 跳级几乎不可能,降级是常态
新加坡政府学校严格执行年龄对应年级制度,即使学生学术能力突出,通常也不鼓励跳级。
不仅针对AEIS考试,在新加坡多数大型考试中,国内跳级的学生也需按实际年龄报考对应年级。
03 降级录取的普遍性
小学阶段:11岁以上考生录取概率显著下降,可能被迫降级至更低年级;
中学阶段:中国学生因英语差距,通常需降级1-2级以适应教学,例如初二学生可能被分到中一;
超龄限制:16岁以上考生只能报考中三,即使成绩优异也可能因年龄超限而降级。
02 主动降级
01 年龄临界点策略
若孩子年龄接近某年级上限(如12岁报考小五),可考虑降级至低年级以提高录取率。
S-AEIS考试仅开放至小学四年级,超龄学生需抓住9月AEIS的报考机会。
02 学术能力与英语水平的权衡
英语薄弱者:建议降级以匹配新加坡全英文教学节奏,避免因语言障碍导致学业压力。
数学优势者:可优先强化英语备考,而非盲目追求原年级。
03 长期升学规划
中学阶段需预留时间适应O水准考试体系,降级可为语言提升和学科过渡留出缓冲期。
03 三大误区
01 降级=能力不足
降级是适应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策略性选择,而非学术能力的否定。
02 “等孩子准备好再考”
AEIS/S-AEIS名额有限,犹豫可能导致超龄或错失报考窗口。
03 依赖国内成绩轻视备考
即使孩子成绩优异,仍需针对性备考AEIS的英文逻辑和题型。
04 入学后的跳级渠道
尽管新加坡政府学校在AEIS报考阶段严格遵循年龄对应年级制度,跳级几乎不可能实现,但学生通过考试正式入学后,仍存在少数跳级可能性。
01 学校自主评估的例外情况
新加坡政府学校虽普遍不鼓励跳级,但部分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学术表现进行特殊评估。
天才教育计划(GEP):前1%学生经专项评估可跨级
学科豁免(SBB):允许学生在擅长的学科(如数学、科学)跨年级学习,但整体年级不变。
02 校方特批跳级案例
极少数案例中,若学生能力远超同龄人且通过学校内部测试(包括英语、数学及综合能力评估),校方可能批准跳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