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明时期(公元3世纪-1819年)
- 早期记载:公元三世纪,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康泰所著《吴时外国传》中将新加坡称作“蒲罗中国”,这是新加坡岛第一次见于书面记载。8世纪时,新加坡岛属于室利佛逝王朝。14世纪,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记载了“淡马锡”,即新加坡的古称。
- 政权更迭:随着室利佛逝王朝的衰落,淡马锡逐渐摆脱其控制,但先后又被满者伯夷、泰国、马六甲苏丹国等控制。1511年,葡萄牙人灭亡马六甲苏丹国,此后新加坡在18-19世纪成为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英国殖民时期(1819年-1942年)
- 建立殖民地:1819年1月29日,英国东印度公司官员托马斯·史丹福·莱佛士与英军少校威廉·法夸尔登上新加坡岛,与柔佛苏丹及天猛公谈判,东印度公司获得在新加坡岛设立商馆的权力。
- 完全控制新加坡:1823年和182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一系列条约,迫使柔佛王国放弃关税权力并割让新加坡全岛,新加坡被英国完全控制,并被设为“自由港”。
- 印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26年,新加坡、槟榔屿和马六甲合并为“海峡殖民管区”,成为英属印度的第四省。1867年,新加坡改为英国王室直辖殖民地。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的贸易、商业、媒体等产业逐渐发展,城市建设也取得进展。
日本占领时期(1942年-1945年)
1941年12月,日本轰炸新加坡,并于次年2月8日进攻新加坡岛,2月15日,英军向日军投降,新加坡被日本占领。日本在新加坡实行军事管理,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新加坡大屠杀。
战后及自治时期(1945年-1965年)
1945年9月12日,日本投降后,新加坡重归英国统治。1959年,在世界殖民地独立的浪潮中,新加坡成为英国的自治邦,取得自治地位,并于1963年与马来西亚合并。
独立建国时期(1965年至今)
由于合并后的一系列问题,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成立新加坡共和国,李光耀成为首任总理。独立后,新加坡政府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社会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发展为现代化的城市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