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日),新加坡新增750起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每周感染增长率已进一步升高至1.83。
输入型病例新增487起,本土病例共有263起。
又有389起确诊病例被证实感染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其中126起为本土病例,263起为境外输入。
总数目前累计28万6397起。累计死亡病例维持在838起。
(图:来源自网络)
加护病房整体使用率稍微上升到47.1%
目前仍有169名2019冠状病毒患者需要住院,住进普通病房里的有16人需要氧气供给,11名患者在加护病房,这使得加护病房整体使用率稍微上升到47.1%。
在过去28天的7007起确诊病例当中,98.9%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0.8%需要氧气供给,0.1%住进加护病房,0.2%病逝。
截至9日,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口比率维持在87%,而89%人口已经接种至少一剂,已接种追加剂的人口上升至47%。
(图:来源自网络)
美国更新对新旅游警戒,从“未知风险”至“高风险”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周一(10日)更新对新加坡的旅行警戒,从之前列入“冠病风险未知”级别重新归类为第三级的“高风险”级别。
针对冠病疫情,美国共有四个旅行警戒级别,分别为第一级的低风险、第二级的中等风险、第三级的高风险和第四级的非常高风险,但不包括未知级别。
美国疾控中心于上周二(4日)把新加坡列入冠病风险未知的级别,因为自去年11月8日以来,第三方平台Our World in Data上缺乏新加坡的检测数据更新。
报道说,此举在新加坡引起疑惑,因为新加坡的检测和社交距离措施比美国来得严格。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在政府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上周二(5日)召开的记者会上回应说,将跟美国疾控中心和驻新美国大使馆分享相关数据。而疾控中心也表示,在同新加坡当局就冠病检测数据进行沟通后,会更新对新加坡发出的旅游健康通知。
在目前的第三级“高风险”级别下,美国提醒民众应确保在前往所列的目的地之前完成疫苗接种,而未接种疫苗者则需避免到这些目的地进行非必要旅行。而如果目的地被列为“未知风险”,则劝请民众避免前往。
(图:来源自网络)
296人接种疫苗后严重副作用获赔超126万新币
截至去年12月31日,新加坡共有296人因出现与冠病疫苗有关的严重副作用,通过疫苗致伤经济援助计划,获批总计126.2万新币的援助额。
296人通过全国疫苗接种计划注射冠病疫苗后,经临床小组评估出现疫苗相关的严重副作用,符合疫苗致伤经济援助计划(Vaccine Injury Financial Assistance Programme,简称VIFAP)的条件。
这比截至去年8月中的144人多出一倍。获批援助额也从当时的78万2000元,增至去年底的126万2000元,这笔援助额有部分已支出,其余则在处理中。
根据VIFAP,经济援助的数额取决于严重副作用的情况。需住院治疗而后康复者可获一次性2000元赔付;需入住重护或加护病房而后康复者可获一次性1万元赔付;死亡或终身严重残障则可获一次性22万5000元赔付。
获得22万5000元最高援助金的申请者维持在两人。卫生部去年8月透露,其中一人是在去年6月接种首剂辉瑞/复必泰疫苗、六天后心脏骤停的16岁少年,少年的兄弟及时为他进行了心肺复苏术施救。当局未提供另一人的详情。
在全国疫苗接种计划下注射疫苗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证件持有者,若出现冠病疫苗严重副作用的罕见情况,可通过VIFAP获得经济援助。申请者须在申请表格中附上所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提供的医药说明,所有申请将由独立临床小组审核。
如果在新加坡接种辉瑞/莫德纳/科兴疫苗后出现严重副作用的人,需住院治疗而后康复者,可获一次性2000新币赔付;需入住重护或加护病房而后康复者,可获得高达一万新币的一次性资助,如果因接种冠病疫苗导致永久性严重残疾或死亡,则将获得22.5万新币的一次性款项。
申请者补贴必须是公民、永久居民或长期准证/工作准证持有者,并且是在新加坡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副作用需要住院。
(图:来源自网络)
未接种疫苗人群占冠病死亡病例的70%
虽然新加坡未接种疫苗人群占总人口的少数,但他们占了2019冠状病毒死亡病例的约70%。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