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紀錄可以不要嗎? 新加坡生育率歷年來首次跌破1.0

2024-02-29

新加坡去年有2萬6500對居民結婚,居民新生兒有3萬零500人,但整體來說,近五年的年均居民結婚總數和居民新生兒人數都少於前一個五年。(海峽時報)

鞭長莫及

在武俠世界裡,有一種瘟疫,誰都躲不掉。

讀過《射鵰英雄傳》的蟻粉,可能記得老頑童周伯通口中的這場「瘟疫」:任你武功蓋世,大限到來,也是人人難逃。

在現實世界中,也有越來越多國家面對另一種「瘟疫」:

生育率下滑,而且是不斷下滑。

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今天(2月28日)在國會辯論總理公署的開支預算時就透露,新加坡整體生育率仍在下跌,去年的整體生育率初步預估為0.97。

這也是新加坡的整體生育率歷來第一次跌破1.0的水平。

新加坡的生育率自2021年的1.12,跌至2022年的1.05,2023年初步預估則進一步降低到0.97。(海峽時報)生育率低至0.97,代表婦女一生中平均生育少過一個孩子。

新加坡的生育率看似朝著「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趨勢發展,一般人接下來大概會問:生育率為什麼這麼低,政府又有何對策?

英蘭妮在國會針對這兩點提供了答案:

為什麼不生?

英蘭妮指出,生育率低迷的部分原因是暫時性的,例如,一些夫妻因冠病疫情延後婚期,以致推遲生育計劃。

另外,還有些夫妻擔心養育孩子的開銷、想成為好家長的壓力,或難以兼顧家庭和工作。

有哪些對策?

生育率低迷對新加坡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政府也自然不能放任不管。

英蘭妮列出的對策包括:

探討增加帶薪育兒假;增強托嬰和保姆服務,明年起調低政府資助學前中心的收費頂限;探討靈活工作制度等「可持續的方式」,幫助父母兼顧工作與家庭。

當局鼓勵企業在辦公室建造哺乳室,為在職母親提供便利。(海峽時報)英蘭妮總結時也指出,打造親家庭的工作文化,還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無論是家長、僱主或同事,人人有責。

政府難以改變的因素

政府的對策看似側重在減輕父母育兒的負擔,幫助他們平衡工作和家庭雙方面的要求,卻有一塊是新加坡政府乃至多個國家的政府都改變不了的:個人心態。

英蘭妮就強調,我國低生育率反映了全球現象,即社會規範和個人觀念改變了,多個國家生育率下滑,反映了全球年輕人對生活目標的改變,更多人嚮往追求其他人生意義,不把婚姻或育兒視為重要的人生目標。

與其說這是各國政府不作為,倒不如說是他們也有鞭長莫及的時候。

改變人們的行為,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現代社會更忌硬來。

當然,以強硬手段改變人們的行為,在新加坡並非沒有先例可循。吐痰、亂丟垃圾等惡習就是通過罰款杜絕的,就連男性蓄留長發也一度受管制。

為了防止與吸毒等不良嗜好掛上等號的「嬉皮士文化」入侵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在1970年推出了「最後才服務留長發男性」運動,呼籲男性不要蓄長發。宣傳海報也列明,瀏海不得掩蓋額頭、長及眉毛,不能掩蓋耳朵,髮腳也不能長過衣領。(國家檔案局提供)但無論是吐痰、亂丟垃圾,或是留長發,都難以跟生兒育女這麼個人的事情相提並論。

其中的原因也不必想得太遠,只要設身處地想一想:民主社會的政府如果硬性規定要已婚公民生幾個孩子,人民會怎麼反應?

要人們多生、早生,再有能力的政府往往也只能儘量減輕人們的育兒負擔、打造親家庭環境,和苦口婆心地勸說。

買不買單,最終還得看人民了。


相关文章

  •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 🇸🇬新加坡5個高顏值最美噴泉⛲️星耀樟宜、金沙商場、魚尾獅...外國遊客必打卡!
  • 海平面或漲1.15米!新加坡8個外島將遭海水威脅?
  •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 2025新加坡稅務優化全攻略:明晰居民身份+詳解稅種+實用節稅法
  • 尋跡東南亞 新加坡曾經對鴉片如此上癮
  •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 海平面或漲1.15米!新加坡8個外島將遭海水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