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住院”虽能缓解新加坡病床吃紧问题,有些病患却难以安心休养

2024-03-28     月曦     6329

另外,有病患是因家中缺乏看护方面的支援,或住家环境不适合而回拒这项服务。

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洪毅翰(译音)副教授说,要在主流群体里取得成功,公众对传统护理的概念需要改变。

他说:

“(当局需要借由)数据和证据说服社会大众,这个新的护理模式不会对他们的康复过程造成影响,公众也需对新加坡不断变化的医疗体系,抱持开放的态度。”

新加坡人对医疗服务的观念也需与时俱进?

在家“住院”虽能缓解新加坡病床吃紧问题,有些病患却难以安心休养

王乙康说,把“居家病房”计划纳入公立医院服务的主流医疗服务,目的是为了让新加坡不会在想到扩增医疗保健能力时,就陷入“建设医院”的思维模式。(联合早报)

如同专家所言,新加坡医疗体系持续进步,包括引进各种新科技和方案,以更完善地照顾病患的需求。

然而,公众的步伐能否跟上,是当局必须考量的因素。

王乙康日前在国会上说,把“居家病房”计划纳入公立医院服务的主流医疗服务,目的是为了让新加坡不会在想到扩增医疗保健能力时,就陷入“建设医院”的思维模式。

红蚂蚁认为,这句话可解读为许多新加坡人还是免不了产生“第一时间应该去医院看医生的想法”,而且许多例子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像是疫情期间,尽管政府呼吁雇主允许确诊的员工不必出示病假单(MC),也能申请病假,但还是有一些雇主继续要求员工提交MC,酿成疫情高峰期诊所外人满为患的景象。

公立医院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则是急诊室常常“爆满”的情况。

在家“住院”虽能缓解新加坡病床吃紧问题,有些病患却难以安心休养

邱德拔医院的急诊部门。(海峡时报)

这个现象其实关乎到当局尝试解决的病床短缺问题,也牵涉医护团队人手是否充足,但一些公众基于种种原因,即便病情不算严重也仍往急诊室跑。

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要如何向公众宣导重要的医疗服务意识,让他们能试图接受不一样的治疗方针,相信才能让“居家病房”计划发挥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