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何要研究徵收鹽稅

2022-01-18

作者:劉智澎

新加坡人吃得太咸,衛生部將研究如何針對鈉含量高的加工食品徵收鹽稅,以降低鹽攝取量。

鹽是鈉(sodium)的主要來源之一,每一克鹽含有400毫克的鈉。攝取過多的鈉,可能導致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上周二通過國會書面答覆回答三巴旺集選區議員林偉傑醫生有關新加坡人每日鈉攝取量的提問時透露,根據2018年/2019年的全國營養調查結果,新加坡居民平均每日攝取3.6克的鈉,相當於1.5茶匙的鹽,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少於2克。

王乙康說,保健促進局2018年起為醬料製造商提供資助,助它們重新調配產品。(網際網路)

為幫助新加坡人培養低鹽飲食習慣,保健促進局鼓勵食品製造商重新調配少鈉的替代品。市場上售賣的少鈉食品種類繁多,包括預拌粉(pre-mix)、醬油和湯底。

王乙康說,保健促進局自2018年開始為醬料製造商提供資助,尤其是供應給食品服務領域的廠商,助它們透過「較健康食材開發計劃」重新調配產品,以符合減鈉準則。

去年5月,當局開始要求所有政府部門聘用的餐飲供應商,在烹煮和準備食物時使用低鈉食材。保健促進局下來將把範圍擴大至食品準備過程中添加的鹽。

保健促進局受詢時指出,新加坡人的飲食中有四分之三的鹽來自食品準備過程中直接添加的食鹽,以及通過調味料和醬料間接加進食品的「隱性鹽」。食品準備過程指的是烹煮前的腌制過程,或在烹煮時加入醬油或高湯粉等。

新加坡糖尿病協會主席、淡馬錫理工學院應用營養學與升糖指數研究專業領域主任芭絲卡蘭(Kalpana Bhaskaran)博士受訪時說,飲食中的鹽也來自食材中的天然成分。所有生肉都含有中等至高量的鈉,包裝肉類和各種魚類的鈉含量更高。

新加坡人吃得太咸,衛生部將研究如何針對鈉含量高的加工食品徵收鹽稅,以降低鹽攝取量。(網際網路)

王乙康說,當局將與食肆合作增加較健康低鈉替代品的供應,並加強公眾教育,提高人們對減鈉的意識。

學者:是否徵收鹽稅 不能完全靠研究數據 就林偉傑詢問新加坡是否會探討徵收鹽稅,王乙康說,針對鈉含量高的加工食品徵收鹽稅的國家包括匈牙利、墨西哥,以及南太平洋島國斐濟和湯加(Tonga)。

「衛生部將研究鹽稅及其他財政和監管措施,看能如何幫助降低新加坡人的鹽攝取量。」

芭絲卡蘭強調,由於新加坡多數食品從國外進口,當局必須謹慎考慮在新加坡徵收鹽稅的可行性,不能完全依賴目前為數不多的研究數據。

她舉例說,至今約有50個國家和地區對含糖飲料徵收糖稅,有的採取分級稅制,根據含糖量制定不同稅率。不過,由於大部分食品如麵包和早餐谷糧等日常主食都含鈉,未必所有類別的食品都可徵收鹽稅。

「很多類別的食品把鹽作為增味劑,或可徵收鹽稅,但如果鹽作為食品防腐劑,是否也應徵收鹽稅?比起糖稅,我認為徵收鹽稅須考慮的因素更多。」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網傳視頻男子遭人毒打 警逮一對男女起武器和現金
  • 地鐵非禮女子逃7年 客工再入境落網監3周
  • 印尼富商翁俊民透露 蓋茨託人在獅城物色住所落腳
  • 新加坡推出「全球創業者計劃」 鼓勵創始人在新設立企業
  • 荷蘭生產罐裝羽衣甘藍或含橡膠碎片 食品局下令召回
  •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的文化盛會「華彩2025」正式開幕
  • 魏成輝:當年籌辦三場私人晚宴 都遵守所有防疫限制措施
  • 19名專業人士加入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等領域技術專家網絡
  • 汽車隨意停武吉士馬路 男司機涉毒品相關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