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物
他是U盤之父,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
全球各地都能夠看到華人的身影。現在有出國去旅遊,有種全世界都在學說中國話的感覺。
在神秘的東南亞更是聚集了一大波華人富豪!
華人基本上占據了東南亞各國的富豪榜單,與新加坡臨近的馬來西亞前10大富豪,華人就占據了8個位置。
今天,萬事通來為大家介紹的,是群聯電子創始人、U盤之父潘健成!
25歲的潘健成
與4名同窗創建群聯
命運的齒輪就此開始轉動
1974年在馬來西亞一個出產稻米,以捕魚為生的小鄉村裡的貧農家庭中有一個男孩出生了,父母為他取名「潘健成」。
9歲時,潘健成就開始每天早上六點半跟父親騎一個小時的摩托車去田間勞作。
這時誰也沒有想到,他將來會成為聞名世界的U盤之父!
時間如白駒過隙,眨眼間潘健成已經19歲了。此時的他帶著1萬2000令吉,一個人踏上了到台灣交通大學深造的求學之旅。
求學期間,他通過在圖書館和福利社打工賺取自己的生活費。後面更是考取了控制工程系學士,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台灣交通大學順利畢業,來到研究所繼續深造,在1999年時完成了台灣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系碩士學位。
此時的他已經25歲了,正是懷揣著夢想準備大展拳腳的年紀。於是他決定與自己的4名同窗一起創業,群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主攻晶片的研發與設計,他們公司的 快閃記憶體相關產品應用廣泛,涵蓋智能設備、筆電、汽車、工業機器人等,並延伸技術發展IP授權業務。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夜以繼日花費2年時間
成功研發出全球第一支
單晶片隨身碟——U盤
在群聯剛剛成立的時候,潘健成跟一起創業的小夥伴兒們每天早出晚歸,每天早上6點多出門直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才下班兒回家,每個禮拜、每一天都是這樣的工作節奏!
潘健成說,自己有時候為了趕研發工作,早上7點多進公司到第二天凌晨就沒出過公司。為了不浪費時間,經常是早上多買幾份飯,等餓了就湊合著吃點兒。
而且在群聯剛成立,還沒站穩腳跟的時候,潘健成以及他的公司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他被大學同窗給告了!迫不得已要賠償4500萬台幣給對方……
這剛剛成立的群聯瀕臨倒閉……
但是心性堅毅的潘健成咬緊牙關,繼續投身進晶片的研發當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後也就是2001年,他成功研發出全球第一支單晶片隨身碟(U盤),並將其命名為Pen Drive。
如今他們公司在U盤相關領域的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30%,成為了世界第一!
讓群聯獲得兩大IT巨頭青睞
成功打敗聯發科成為股王!
在2003年,他29歲時成功靠快閃記憶體主控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2004年時,讓群聯在台灣上市,隨後在2006年時營收就突破了百億台幣大關。2007年的營收直接超過了200億台幣!
很快獲得了包括東芝(Toshiba)、金士頓(Kingston)的認可,獲得了注資。
群聯還因為獲得兩大IT行業巨頭的青睞,一度憑藉著624台幣的股價擠下晶片設計巨頭聯發科?(MediaTek)成為台灣相關領域股王,潘健成也成為了台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股王總經理!
但在2008年的下半年,聯群電子每賣出一件產品,要虧幾塊美金,他是台灣存貨最多的一家,有好幾億的存貨。潘健成為了企業的存續選擇清貨,因為他看不到前面的路。這一次金融風暴,讓他成長比同業更快,因為他比同業走的快一步(清完貨)。在2019年時,聯群電子已經開始賺錢了,開始吃進同業的市場因為現在USB控制晶片產品開始缺貨了,而且聯群電子可以供應比一般同業更多的貨而且更快交貨。
投資近300萬美元
設立檳城晶片研發中心
僅4年就落寞收場
從腥風血雨、技術疊代速度飛快的半導體界成功廝殺出來,闖出一片天的潘健成覺得自己可以回到馬來西亞,大力培養當地的晶片設計人才。
於是在2012年時,群聯宣布撥近300萬美元,在馬來西亞檳城設立晶片研發中心,還從台灣派遣部分高級主管、大馬籍工程師傳授技術,還從馬來西亞國內招聘了大批的畢業生,打造一支能力穩健的設計與研發隊伍。
時任檳城首席部長的林冠英也很重視這個項目,覺得會為本國培養出大量的科技人才,同時為檳城創造更多高薪工作。
但要記得一句經典名言:「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這個研發中心僅運營了4年就名存實亡了,在2016年時研發與設計工作全部停止。
等到2019年時,群聯索性關閉了檳城的晶片研發中心,給這個未能發展壯大的項目畫上句號。
反思大馬晶片設計中心倒閉原因:
薪資條件不夠誘人
大馬當地工程師太過不思進取
潘健成回憶起檳城的投資經歷時,他說這是他主動做出的決定。因為當時他看到在公司里有不少大馬籍的同事表現十分卓越,更有部分工程師心心念念想要回到馬來西亞。
於是他決定在馬來西亞設立一座由這些大馬籍工程師主導的晶片設計與研發中心,滿足他們的「回國夢」的同時,讓他們繼續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為群聯為馬來西亞半導體設計業帶來貢獻。
當時的馬來西亞因為多年製造技術的積累已經成為了全球前10的電子大國,這更是堅定了潘健成投資馬來西亞的信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但最終他沒有收穫與付出等同的回報。
他總結經驗發現,大馬當地的薪資條件不夠誘人,檳城研發中心投入運營的前3年里,確實有培養出潛力不俗的人才。
但是這些人才沒有抵擋住新加坡公司給出的豐厚薪資選擇了離開。像在大馬,我們開出的薪資是5000令吉/月,新加坡卻可以給到5000新幣(約合1.6萬令吉)/月的薪酬……
培養完了就被挖走,一直如此循環往復的話,還有什麼做下去的動力?
加上大馬籍工程師他們早上9點、10點進辦公室,到了晚上6點就相繼下班,有種朝九晚五工作作業員的心態,根本沒有上進的心思。與之相反的是台灣這邊的晶片設計工程師一般早上9點、10點進辦公室後開始埋頭苦幹構思設計方案,往往到晚上11點了工程師還在伏案工作,辦公室的大家都在鑽研技術、精益求精的研發設計。
此後,馬來西亞官方沒有再向潘健成投來了橄欖枝。
對於是否還願意回馬投資,潘健成則說:「視情況而定」的答案。
參考文章:
1.Pua Khein-Seng
2.【獨家】「隨身碟之父」曾載譽回流受挫,潘健成再戰大馬?
3. 【大馬之光·第二篇】赴台深造與同學齊創業 潘健成 隨身碟之父
4. 潘健成拼搏的經歷
版權聲明 :文章及圖片之版權屬作者本人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新人物· 精選
點擊以下連結,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許仰天 |徐盛源 |郭孟儒 |陳炳卻 |薩維特里 |
郭孔豐 |
陳弼臣 |
黃仲涵 |
馬科斯 |
邵維銘 |
陳凱希 |
施永昌 |
佘桂福 |
施恭旗 |
- The End -
1 新幣 = 5.3288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876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