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泥土地走出的天才华裔,远赴中国创业,27岁成世界U盘之父!

2024-05-16     于晏     5599

群联还因为获得两大IT行业巨头的青睐,一度凭借着624台币的股价挤下芯片设计巨头联发科?(MediaTek)成为台湾相关领域股王,潘健成也成为了台湾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股王总经理!

大马泥土地走出的天才华裔,远赴中国创业,27岁成世界U盘之父!

但在2008年的下半年,联群电子每卖出一件产品,要亏几块美金,他是台湾存货最多的一家,有好几亿的存货。潘健成为了企业的存续选择清货,因为他看不到前面的路。这一次金融风暴,让他成长比同业更快,因为他比同业走的快一步(清完货)。在2019年时,联群电子已经开始赚钱了,开始吃进同业的市场因为现在USB控制芯片产品开始缺货了,而且联群电子可以供应比一般同业更多的货而且更快交货。

大马泥土地走出的天才华裔,远赴中国创业,27岁成世界U盘之父!

投资近300万美元

设立槟城芯片研发中心

仅4年就落寞收场

从腥风血雨、技术迭代速度飞快的半导体界成功厮杀出来,闯出一片天的潘健成觉得自己可以回到马来西亚,大力培养当地的芯片设计人才。

大马泥土地走出的天才华裔,远赴中国创业,27岁成世界U盘之父!

于是在2012年时,群联宣布拨近3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槟城设立芯片研发中心,还从台湾派遣部分高级主管、大马籍工程师传授技术,还从马来西亚国内招聘了大批的毕业生,打造一支能力稳健的设计与研发队伍。

时任槟城首席部长的林冠英也很重视这个项目,觉得会为本国培养出大量的科技人才,同时为槟城创造更多高薪工作。

但要记得一句经典名言:“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大马泥土地走出的天才华裔,远赴中国创业,27岁成世界U盘之父!

这个研发中心仅运营了4年就名存实亡了,在2016年时研发与设计工作全部停止。

等到2019年时,群联索性关闭了槟城的芯片研发中心,给这个未能发展壮大的项目画上句号。

大马泥土地走出的天才华裔,远赴中国创业,27岁成世界U盘之父!

反思大马芯片设计中心倒闭原因:

薪资条件不够诱人

大马当地工程师太过不思进取

潘健成回忆起槟城的投资经历时,他说这是他主动做出的决定。因为当时他看到在公司里有不少大马籍的同事表现十分卓越,更有部分工程师心心念念想要回到马来西亚。

于是他决定在马来西亚设立一座由这些大马籍工程师主导的芯片设计与研发中心,满足他们的“回国梦”的同时,让他们继续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为群联为马来西亚半导体设计业带来贡献。

大马泥土地走出的天才华裔,远赴中国创业,27岁成世界U盘之父!

当时的马来西亚因为多年制造技术的积累已经成为了全球前10的电子大国,这更是坚定了潘健成投资马来西亚的信心。

但最终他没有收获与付出等同的回报。

他总结经验发现,大马当地的薪资条件不够诱人,槟城研发中心投入运营的前3年里,确实有培养出潜力不俗的人才。

但是这些人才没有抵挡住新加坡公司给出的丰厚薪资选择了离开。像在大马,我们开出的薪资是5000令吉/月,新加坡却可以给到5000新币(约合1.6万令吉)/月的薪酬……

大马泥土地走出的天才华裔,远赴中国创业,27岁成世界U盘之父!

培养完了就被挖走,一直如此循环往复的话,还有什么做下去的动力?

加上大马籍工程师他们早上9点、10点进办公室,到了晚上6点就相继下班,有种朝九晚五工作作业员的心态,根本没有上进的心思。与之相反的是台湾这边的芯片设计工程师一般早上9点、10点进办公室后开始埋头苦干构思设计方案,往往到晚上11点了工程师还在伏案工作,办公室的大家都在钻研技术、精益求精的研发设计。

此后,马来西亚官方没有再向潘健成投来了橄榄枝。

对于是否还愿意回马投资,潘健成则说:“视情况而定”的答案。

参考文章:

1.Pua Khein-Seng

2.【独家】“随身碟之父”曾载誉回流受挫,潘健成再战大马?

3. 【大马之光·第二篇】赴台深造与同学齐创业 潘健成 随身碟之父

4. 潘健成拼搏的经历

版权声明 :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新人物· 精选

点击以下连结,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许仰天 |徐盛源 |郭孟儒 |陈炳却 |萨维特里 |

郭孔丰 |

陈弼臣 |

黄仲涵 |

马科斯 |

邵维铭 |

陈凯希 |

施永昌 |

佘桂福 |

施恭旗 |

- The End -

1 新币 = 5.3288 人民币

1 人民币 = 0.1876新币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