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一代武俠小說家金庸已離世六年,2024年迎來他的百年誕辰,中國各地都舉辦了紀念活動。故人雖遠去,但他留下的15部精彩小說,過去不斷被搬上大小熒幕,在娛樂圈造星無數,更豐富了幾代人的精神糧食。
自第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飛狐外傳》在1960年連載起,金庸「笑傲江湖」超過半世紀。插畫上文字取自金庸親筆所書書名。(梁錦泉繪圖)
過去六年,金庸小說影劇化的步伐不停,只是隨著觀影習慣的改變,人們依然牢記過去精彩的改編作品。《聯合早報》記者從金庸的15部著作中,精挑七部最受歡迎的作品,其中兩部與新加坡有著特殊關係。
《書劍恩仇錄》:
郭亮鐘琴都演過
金庸首部長篇武俠小說,從1955年起連載。曾12次被翻拍,包括八次電視劇,三次電影,一次網絡電影。
報業傳訊當年參與合拍《書劍恩仇錄》,鐘琴(左起)和郭亮搭檔趙文卓、關詠荷演出金庸筆下人物。(檔案照)
陳家洛儀表堂堂,武功卓絕,但在感情上卻優柔寡斷,徘徊在霍青桐與香香公主之間,導致愛情事業皆失敗告終。扮演過陳家洛的知名男星有鄭少秋、何家勁、趙文卓、喬振宇等。至於霍青桐和香香公主,一般來說,前者戲份較多,扮演者都較紅,扮演後者的則可能是較鮮嫩的新人,如汪明荃對余安安,羅慧娟對梁藝齡,劉雪華對傅娟,周勵淇對穎兒等。
當中,余安安是周潤發前妻,羅慧娟英年早逝,劉雪華從瓊瑤劇女主變身金庸劇女主,傅娟就是歐陽妮妮、娜娜、娣娣三位年輕女藝人的媽媽。
這部小說在人氣上略遜其他金庸作品,演員多沒有因此大紅。當年的報業傳訊曾投資合拍2002年趙文卓版,並安排郭亮和鐘琴分別演出張召重、周琦兩個要角,對於新加坡觀眾來說別具意義。
《射鵰英雄傳》:
黃蓉誰演誰紅
金庸影響力最大、讀者最喜愛的作品之一,從1957年起連載。曾11次被翻拍,包括七次電視劇,三次電影,一次中國台灣電視布袋戲。
這應該也是金庸最強的造星作品,幾乎每個世代都能捧出令人喜愛的主角——郭靖與黃蓉。1983年TVB劇版的黃日華、翁美玲,1994年TVB劇版的張智霖、朱茵,2003年陸劇版的李亞鵬、周迅,2008年陸劇版的胡歌、林依晨,都風靡了一代影迷。
翁美玲在《射鵰英雄傳》的演出,成為了經典黃蓉。(網際網路)
當中,張智霖被認為是最帥的郭靖,但說到外形與個性貼近角色,黃日華、李亞鵬、胡歌都被認為表現出郭靖的敦厚質樸,十分稱職。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版的米雪,讓觀眾看到黃蓉從書里走了出來。之後的翁美玲、朱茵、周迅、林依晨都成功說服書迷,贏得粉絲。其中翁美玲後來為情輕生,更讓影迷永遠懷念她所定格的黃蓉。
《神鵰俠侶》:
李銘順范文芳憑劇走出新加坡
從1959年起連載。曾11次被翻拍,包括八次電視劇,兩次電影,一次動畫。
李銘順(左)與范文芳憑《神鵰俠侶》紅出新加坡。(檔案照)
它的造星能力也頗強,1983年TVB劇版的劉德華、陳玉蓮,1995年TVB劇版的古天樂、李若彤所演出的楊過和小龍女,直到今天,仍被兩岸三地甚至整個華人世界的廣大影迷牢記,這點可從各地綜藝節目的相關懷舊主題所引起的熱潮看出。此外,1984年台劇版的孟飛、潘迎紫,2003年陸劇版的黃曉明、劉亦菲,也都在各自年代風靡無數影迷。
1998年新視(新傳媒前身)大膽起用李銘順、范文芳演出楊過和小龍女,起初並非所有人都看好,但事實證明,劇集播出後成功走出新加坡。據了解,它當年在新視於中國台灣營運的衛星頻道上,始終坐穩收視寶座。李銘順、范文芳後來能離巢外闖,在中國台灣和中國大陸都有作品,要拜這部作品的加持。
小龍女可能是金庸的筆下人物中,翻拍成影劇時演繹難度最高的一個。金庸描寫她「至真至純,聰慧通透,外表柔弱,內心堅強,是極具真善美的女性」 。成功靠此角色出位的女星不少,但因她而翻車的也非罕見。例如陳妍希的造型就被狠批「包子臉」「小籠包」;吳倩蓮不像經典版般穿白衣,而是以黑服出鏡,也遭嫌丑。
《倚天屠龍記》:
扮張無忌演員伸縮性大
從1961年起連載。曾12次被翻拍,包括八次電視劇,四次電影。
歷代《倚天屠龍記》男主角張無忌的扮演者,形象、年齡各異。(網際網路)
小說除了描寫精彩的武俠江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圍繞著主角張無忌、趙敏、周芷若的三角戀。1978年TVB版鄭少秋、汪明荃、趙雅芝,1986年TVB版梁朝偉、黎美嫻、鄧萃雯,1994年台劇版馬景濤、葉童、周海媚,2001年TVB版吳啟華、黎姿、佘詩曼,2003年台劇版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接力傳播小說的魅力,也受到不同年代和地域影迷的擁戴。
張無忌似乎是金庸筆下人物翻拍成影劇時,伸縮性最大的一個,像梁朝偉、蘇有朋憑著超強少年感演繹角色出圈不奇怪,但同一角色由當時年紀偏大的吳啟華,以及演技走「咆哮」路線的馬景濤來演,影迷似乎大致也能接受。周芷若在影劇中常被塑造為悲劇性的反派人物,其中已故的周海媚演得入木三分,成為影迷印象最深刻的周芷若。周海媚在2019年陸劇曾舜晞版中演出周芷若的師父滅絕師太,反派級別再上一層,成為「金庸世界」的一頁佳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天龍八部》:
演王語嫣女星也演小龍女
從1963年開始連載,曾10次被翻拍,包括六次電視劇,兩次電影,一次網絡動畫,一次音樂劇。
陳玉蓮(左上圖、左下圖)、李若彤(中上圖、中下圖)、劉亦菲都曾演出王語嫣與小龍女。(網際網路)
這部金庸最磅礴的著作,新加坡人最熟悉的有1982年TVB版、1996年TVB版和2003年陸劇版,劇中三大男主角段譽、蕭峰、虛竹的演出者,分別是湯鎮業、梁家仁、黃日華;陳浩民、黃日華、樊少皇;林志穎、胡軍、高虎,都獲得觀眾相當程度的歡迎。兩大美女主角阿朱與王語嫣,在三個版本中分別由黃杏秀與陳玉蓮,劉錦玲與李若彤,以及劉濤與劉亦菲扮演。有趣的是,陳玉蓮、李若彤與劉亦菲都曾先後飾演小龍女與王語嫣,製作人選角眼光竟然如此雷同。
《笑傲江湖》:
林青霞改變「東方不敗」命運
發表於1967年的這部小說和新加坡的關係最密切,因為它是唯一在新加坡(《新明日報》)最先連載的金庸作品。它曾14次被翻拍,包括八次電視劇,五次電影,一次網絡動畫,也是翻拍之冠。
林青霞開啟東方不敗的反串風潮。(網際網路)
小說以令狐沖和任盈盈為男女主角,但是1992年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的電影《笑傲江湖二之東方不敗》做出了金庸小說影劇化最大,且可能是最成功的改編。電影把原著中的小角色「東方不敗」放大成主角之一,請來林青霞反串演出,讓該片票房大發利市,打入該年香港十大賣座片行列,次年還拍了續集。
之後翻拍的電視劇,也受此影響。2003年陸劇版,與霍建華演的令狐沖談情說愛的,不只是袁姍姍演的任盈盈,更多人議論的是陳喬恩演的東方不敗。
鄭秀珍扮演東方不敗,討論度不輸給范文芳飾演的任盈盈。(網際網路)
此外,《神鵰俠侶》的成功,讓新傳媒在2000年追拍《笑傲江湖》,找來馬景濤、范文芳扮演男女主角,也讓小說與新加坡的關係更親密了。不能不提鄭秀珍——受林青霞版影響,她也反串起東方不敗,而且所引起的討論,比起范文芳的任盈盈,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鹿鼎記》:
周星馳演出創港片票房紀錄
被倪匡視為金庸最頂點、最集大成、最具顛覆性的長篇,自1969年開始連載,曾10次被翻拍,包括八次電視劇,兩次電影。
梁朝偉(右)和劉德華合作《鹿鼎記》成經典,兩人從此一紅40年至今。(網際網路)
男主韋小寶是個出身低下,不學無術,不講道義的小混混,最後變成大英雄,故事套路最「反傳統英雄」。選角演出也頗「兇險」,不是大好就是大壞。1984年TVB版梁朝偉的韋小寶,有劉德華的康熙一角相輝映,被視為珠玉在前難以超越。另外,當年扮演韋小寶夫人之一方怡的劉嘉玲,沒人想到多年後,真的與偉仔結下姻緣。1998年TVB版的陳小春、馬浚偉的「痞氣貴氣配」還不錯,也獲認可。
但是2008年陸劇版黃曉明被評演不出韋小寶的市井氣,雖有鍾漢良的康熙加持也被打低分。2020年大陸網劇版的張一山更直接被狠批「把韋小寶演成了猴子」,嚴重影響事業。但說到特別,還是1977年佳藝電視版,主角韋小寶竟然由女演員文雪兒反串演出!
周星馳把無厘頭風格帶進《鹿鼎記》,票房大勝。(網際網路)
也不能不提周星馳主演的電影版,1993年拍成上下集放映,在無厘頭風潮巔峰,兩部一起打入香港票房五甲。這也是金庸片在港片史上的最高紀錄。
其他八部金庸小說
《碧血劍》:從1955年開始連載的長篇,曾被翻拍成二片六劇。新加坡觀眾最熟悉的可能是1986年TVB版,由黃日華演袁承志,苗僑偉演金蛇郎君。
《雪山飛狐》:從1959年開始連載,曾被翻拍成二片五劇。新加坡觀眾最熟悉的可能是1985年和1999年TVB版,前者由呂良偉一人分飾胡斐與胡一刀父子,後者則由黃日華與陳錦鴻分飾父子二人。
《飛狐外傳》:從1960年開始連載的長篇,曾被翻拍成三片一劇。
《白馬嘯西風》:從1961年開始連載的中篇,曾被翻拍成一劇,即1982年姜大衛主演的TVB版。
《鴛鴦刀》:從1961年開始連載的中篇,曾被翻拍成二片。
《連城訣》:1963年開始連載的長篇,曾被翻拍成一片兩劇。新加坡觀眾最熟悉的可能是1989年TVB版,男女主角分別是郭晉安與吳鎮宇。
《俠客行》:1965年開始連載的長篇,曾被翻拍成二片四劇。新加坡觀眾最熟悉的可能是1989年TVB版,男女主角分別是梁朝偉與鄧萃雯。
《越女劍》:發表於1970年的短篇,是影視化方面較冷門的作品。唯一的例子是1986年由香港亞洲電視改編成20集電視劇,由李賽鳳、岳華主演,應該也沒多少人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