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父母給予青春期女兒的支持,遠不如給兒子的多?

2024-06-11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講述男女的思維方式截然不同。

其實,打從青少年叛逆期,男生女生的想法就已經很不一樣了。

根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NIE)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處於青少年時期的男生女生,對父母所給予的支持質量的看法有所不同。男生比女生更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

這項研究在2023年對來自28所學校的5441名中一學生進行民調,旨在了解家長哪些方面的支持會對學生產生影響。

62%的學生表示,他們得到了父母的高度支持,而33%的學生表示父母給予較低的支持,5%的學生認為他們得到的支持非常少。

而認為得到父母高度支持群體中,男女比例為2:1。

雖然社會經濟地位多多少少會影響孩子認為父母給予支持的多寡,但不像性別差異那樣明顯。

領導這項研究的Marvin Chan教授向《海峽時報》解釋說,

這是因為女生對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支持的質量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過去的研究發現,與男生相比,女生對父母所給予支持的看法往往不那麼正面。

「即使父母認為自己給孩子提供了足夠的支持,但還是要考慮到孩子對所得到的支持的感知和體驗。」

他補充說,這些研究結果可以讓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了解,需要給男生和女生提供適當和有區別的支持。

補習老師Tunitha Reku(44歲)育有四個孩子:15歲和6歲的兒子,及14和13歲的女兒。

她告訴《海峽時報》,15歲的兒子很樂意跟她分享學校里發生的事情,通常都是泛泛之談,不講很多細節,但兩個女兒就不一樣,她們喜歡討論細節,所以她需參與更深入的討論。

由於這些差異,她對女兒們的關注方式就與兒子有所不同。

簡言之,女兒和兒子的」小心思「不一樣,作為家長要「對症下藥」,否則明明已經給予很多關注,女兒們未必會感受到已經得到同等的關注度,甚至覺得父母沒在給予她們足夠的支持。

中學食堂。(海峽時報)家長不應該把孩子的學習問題丟給學校處理 研究也發現,在青春叛逆期,家庭和學校的支持都很重要。那些從父母身上感受到更多支持的學生,會表現出更積極的社會心理特徵,反抗等有問題的行為也較少。

這項研究也試圖回答一個問題,即:父母在學校相關問題上的支持,是否與父母在家裡的支持一樣重要。

Marvin說,

在像新加坡這樣的全球化社會,雙薪家庭很常見,父母常因工作而面臨時間限制挑戰。

因此,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下,可能會出現角色分工,家長假定自己只負責家庭領域內照顧和支持孩子的責任,然而把與學校有關的事宜都交由學校處理。

不過,這項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的支持,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孩子在學校面臨挑戰時都很重要。

33%的學生表示父母給予較低的支持,Marvin解釋說,這可能表明,在小六離校考試(PSLE)後,家長可能會對家庭和學校的支持和參與度持更寬鬆的態度。

開展新研究關注青少年青春期變化和發展 新加坡中學生。(海峽時報)從人工智慧到氣候變化,周遭的世界迅速發展,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學生來說,會帶來更多的影響與變化的可能。

為了更好的了解外部環境對中學生行為、認知的影響,國立教育學院正開展一項為期四年的研究。

這項研究將以本地不同源流中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對超過7000名中學生開展為期四年或五年的縱向研究調查。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線上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同一批學生跟蹤調查,每年填寫一次問卷。研究員也會對部分學生進行更深入的訪問或舉行焦點小組討論。

這項名為「夢想:中學青少年縱向研究(DREAM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的項目自去年起開展,已完成了第一輪的調查,也就是上述的研究。

第二輪調查預計在今年第三學期階段進行。

研究由七個項目組成,每項研究調查青少年發展的一個關鍵領域,包括特殊教育和經濟拮据的影響。

該研究旨在了解學校、社會和家庭環境對求學和職業抱負、自我認同和能動性、社會和相關環境以及福祉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領導這項研究的教育學院教育研究院院長潘健龍教授早前告訴《聯合早報》說: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迅速變化的關鍵階段,被認為是成長過程中的第二個敏感階段。這一敏感發展階段的特點是自我認同的發展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它既提供了機會,也帶來了脆弱性。」

他說,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家庭和學校環境,社交媒體、人工智慧、氣候變化等課題都在影響著當今青少年的行為和認知。

潘健龍說,雖然這項研究仍處於初步的階段,但是研究團隊希望能通過這項研究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變化和發展,為家長、學校、教師、教育界政策制定及利益相關者提供參考意見,從而更好地為青少年提供所需的支持。


相关文章

  • 吸毒後跳車?馬國女子墜車亡案 驗血報告三個月後出爐
  • 九成象拔蚌出口中國 貿易戰讓美國海鮮業陷困境
  • 車沖霹靂州快餐店撞八人 七旬婦送院不治
  • 為泰國前首相達信簽署醫療證明 兩名醫生被停職
  • 馬國業者擔心美國對半導體加征進口關稅 衝擊領域新投資
  • 關稅戰第一份協議終於簽訂 但重頭戲在本周末
  • 網購健康餐陷騙局 新山女教師血汗錢被盜
  • 泰國東北部一輛旅遊巴士發生車禍 36人受傷
  • 柔佛南北大道恐怖車禍 四車連環撞母女慘亡三家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