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顧客」的騙子撥電或使用WhatsApp發簡訊給商家,假意批量訂購商品。(圖:新加坡警察部隊)
警方表示,假扮顧客向裝修、餐飲,以及零售和服務業者下大訂單的詐騙案近期捲土重來,自4月12日以來,墜入騙局的業者至少60個,損失金額總計至少83萬1000元。
警方發文告說,在這類詐騙案中,冒充「顧客」的騙子撥電或使用WhatsApp發簡訊給商家,假意批量訂購商品。他們通常會要求額外商品、或一般不會有庫存的特定品牌商品、或是要求的商品數量是商家在短時間內無法交付的。
警方說,騙子有時也會冒充是本地學術機構的教師,聯繫裝修商進行油漆或修水管工作、聯繫零售商購買腳踏車或輪胎等物品、或聯繫公司聘請攝影服務。他們也可能聯繫餐館或裝修商時,要求使用特定的油漆品牌,或訂購不在清單內的昂貴物品,如特定牌子的葡萄酒。
騙子過後就會向商家推薦所謂的「供應商」,以採購所需的商品。他們可能會提供假的付款單據截圖,讓受害商家確信他們已經為大宗訂單預付部分款項,從而說服受害者也向所謂的「供應商」下單並預付貨款。
受害人只有在收不到「顧客」的任何付款或「供應商」沒有交貨,或兩者都失聯之後,才意識到自己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