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中的奥密克戎病例到底有多少?
昨天1472例新增中,有1133例是本土。
说明病例增长的主要群体,已从原本的输入病例变成本土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病例报告中,卫生部提到:
“早前确诊的病例又有1001起被证实感染奥密克戎变种病毒,连续第二天破千,952起为本土病例,其余49起则为境外输入。”
早前确诊,没有解释到底是哪段时间确诊的。
昨天椰子也有提到,新加坡每日报告的病例总数,暂不全是奥密克戎。
有的是确诊,但来不及进行基因测序,确认毒株。
来源:todayonline
现在一下子增加千例,这也说明一点:新加坡社区中有潜在奥密克戎病例,并且数目已经无法推算及猜想。
据新明日报的统计,本地社区的奥密克戎病例可能早已破万。
2)每周病例增长率R值>2,意味着什么?
从20日开始,新加坡的每周病例增长率即R值重新破2。
1月20日,R值=2.17。
这个数字上一次破2,是在2021年9月19日,当天梅州病例增长率为2.08。
时隔三个月,新加坡的R值回到了相同水平。
唯一的差别就是,9月R值为2,说明德尔塔传播有所下降。
1月R值为2,说明奥密克戎传播才刚刚开始。
在德尔塔盛行的那一阶段,R值最高冲上3。
当时的峰值预测是日增1万。而当局对奥密克戎的预测是1万5,说明这次的R值会超过3。
如此,关键就在于奥密克戎的传播率曲线。
曲线越直,说明奥密克戎在极短时间内飞速传播。
去年新冠刚在新加坡爆发的时候,国际著名医学刊物柳叶刀曾有过一份关于新加坡疫情爆发后的感染程度报告。
来源:thelancet
该报告的研究模型显示,一旦新加坡的R值达到2.5,那么相当于32%的新加坡人口都将感染病毒。
所以在疫情爆发初期,新加坡R超过1的时候,当局就转变策略以降低传播为主了。
如果R值小于1,传播率算极低。
总理夫人何晶曾经这样解释每周病例感染率:
每周病例增长率有助于了解社区中还有多少潜在病例仍具传染性。
每周病例增长率的数值范围大小,对应着严重程度不一的疫情局势: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达到2,意味着每两周我们的新病例总数在翻倍;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达到1.xx,意味着我们每周有xx%病例增长;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降到1以下,意味着病例开始减少;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达到0.5%,意味着我们一周内的新病例会减半;
按照这个思路,再结合奥密克戎的高传播性,本地日增病例的翻倍时间会更短。
昨天有人预测到农历新年前,新加坡的日增病例或达3000例。
今天卫生部就说了,接下来可能每天1万5,就看什么时候来了~
本地网友纷纷议论
对于现在的病例增长,本地网友的看法已经分成了好几个阵营。
担心的:要不要重新考虑居家办公
“因为很多人都回去工作场所办公了啊,所以病毒就迅速传播了,而且地铁也没有安全距离,都在扎堆。是不是应该重新在家办公了?”
“每天都在往1万5挺进。”
吐槽的:跟奥密克戎一起过节
“为什么(措施)还在拖?奥密克戎是要跟我们一起庆祝农历春节收红包吗?然后在聚会跟互动中传播?”
画风跑偏的:病例数字别预测了,预测一下这个吧。
“帮忙预测一下TOTO号码,农历春节来了,鼓舞一下士气。”
“住院跟ICU入住率都很低,猜奥密克戎还可以继续增。”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