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讓髒亂差的漁村蛻變花園城市!79歲高齡辭職創業

2024-07-03

新人物

他是新加坡規劃之父,也被譽為「現代新加坡的建築師」!

說起新加坡,總難免提到美麗的花園都市,自然與城市的和諧統一。幾乎所有來新加坡的人,第一眼都會感嘆:新加坡的環境真美啊。

但翻翻新加坡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新加坡是如何的髒亂差。上百萬人住在棚戶區或貧民窟, 甚至一度成為「髒亂差」的代名詞,是英國人口中「文明社會的恥辱」。

新加坡之所以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在2個人:其一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第二就是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

祖籍福建的劉太格

從小出生在「書香世家」

劉太格,1938年出生, 祖籍中國福建 。上個世紀初,他的祖父從中國移民到馬來西亞。他出生的時候,一家人已經在馬來西亞生活幾十年了。

劉太格的家庭,在當時屬於「書香世家」。

他的祖父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但每天都會大聲朗讀當天的日報消息,無一天停歇。祖母是一名出色的剪紙藝術家,生前給家裡留下了很多形象生動的剪紙。

他的外祖父是一名舉人,是會被銘刻到村中牌坊、登記到族譜上的人物,還是林則徐的鄰居。

劉太格的父親劉抗,是一名出色的畫家,師從劉海粟先生(中國近現代知名書畫家,代表作《巴黎聖母院》、《威尼斯》、《嘯虎》)。劉抗後來成為「南洋畫派」先驅畫家。

劉海粟的《巴黎聖母院》

他的母親,也出生在書香家庭,是個低調的大家閨秀。 舅舅陳人浩是一名著名的書法家、教育家 ,時常會監督小太格的書法練習。

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

父親常帶他賞畫、聽歌、看舞

正如劉太格所說:「我規劃的故事從基因傳承開始。」

他從小就被寄予厚望,父親為他取名為「太格」。 既是英文「Tiger」的諧音 ,又有中國文化中身份最高、格物致知的含義,結合東西方文化的精髓。

劉太格也如願成長為父親期待的模樣: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父親劉抗從不吝嗇對他的培養, 他經常帶著小太格賞析西方著名畫家的畫冊、聽古典音樂、欣賞印度舞蹈、逛馬來人的巴剎、看足球比賽。

劉太格11歲時,父親就為他畫了第一幅肖像畫。

劉抗把這些視為人生與藝術的培養與薰陶,正是因為這些「藝術家的浪漫」,讓劉太格養成了貼近生活、注重細節,從普通人身上汲取營養的好習慣。

劉抗

即便是家境不太富裕,父親也會滿足他的小小願望。他有一次想要個小書架,做美術老師養活一家人的父親,攢了半年的錢,才給他買到禮物。

在劉太格的記憶中,父親這輩子只對他發過一次「脾氣」:「你今天做的這件事情,我真的很不高興。」自那以後,父親從未再提及這件事,這也成了劉太格一輩子的記憶。

劉抗和劉太格父子

從小有著強烈的華人身份認同感

曾因周恩來總理「重獲新生」

兒時的小太格,一心嚮往成為一名書畫家。

當時正值中國戰亂,不少文人墨客下南洋避難,前往南洋大學擔任教授。藉助父親的關係,劉太格小時候就深受很多教授的啟蒙, 被中華文化薰陶。這讓他從小有著強烈的華人身份認同感。

但在上學後,劉太格通過報紙和父親了解到更多中國的現狀:腐敗、戰亂、水深火熱,甚至在小太格心中,一度感覺到前途迷茫。

直到1954年, 16歲的小太格,第一次從報紙上看到了風度翩翩的周恩來總理。 他代表新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和地位參與國際會議,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這一幕讓劉太格「重獲新生」。

他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學畢業, 想要效仿父親劉抗,前往北京學習深造。但由於一些原因,劉太格未能成行。

在母親的建議下,17歲的劉太格前往澳洲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留學,專修建築行業,賺錢養家。同時他也在兼職學習繪畫課程。

愛上建築從耶魯大學碩士畢業

一杯咖啡回歸一窮二白的新加坡

入學第4年,劉太格突然意識到,相比起繪畫和書法,建築才是他最鍾愛,想要一直幹下去的職業。

1962年,24歲的劉太格,以一等生的榮譽畢業。隨後前往耶魯大學攻讀城市規劃碩士。

3年後,新加坡獨立那年,他成功畢業進入紐約的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工作。

1969年,新加坡建屋局局長鄭章遠去紐約出差, 請劉太格喝完一杯咖啡後邀請他加入建屋局。

放棄美國紐約大都市的繁華,回鄉支援一窮二白的新加坡的建設,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決定。

但 劉太格,卻毅然決定放棄紐約的一切,回新加坡!

工作23年設計花園城市

劉太格被尊稱為「新加坡規劃之父」

1969年,劉太格加入新加坡建屋發展局,1979年升任建屋局局長,1989年擔任新加坡重建局局長與總規劃師,領導該機構制定了1991年概念總體規劃。

有趣的是,劉太格學的是建築設計,但大多時間都在做城市規劃。

李光耀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組屋政策,而劉太格,則是更進一步將這一廉價住房升級成為滿足人們需求的公共住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他將新加坡分割為5個片區,每個片區能容納100多萬人口。每個片區下再分衛星鎮,衛星鎮中要配套齊全,商場、學校、公園等等。每個衛星鎮還有不同的社區,社區附近超市、巴剎、小販中心等一應俱全。

在劉太格的規划下,新加坡人的住宅附近要滿足從生活到工作的所有需求,同時緩解CBD區域的壓力。

他還為新加坡設計了一套領先全球的公共運輸網絡,將地鐵線與商務區、片區中心、衛星鎮中心、小區中心,既方便了出行,也為商家帶來了便利。

在這期間,他主持規劃20個新鎮,每個新鎮約20-30萬人。同時,也為政府從規劃到建築設計,在他手下共完成建設了約50萬套公共住宅。

至今,新加坡90%的人都住在衛星鎮中,前往全島任意一個地方,都十分方便。甚至成為許多國家效仿的案例。

1960年,新加坡上百萬人住在棚戶區。到1985年,新加坡的棚戶區、貧民區、民族村等都消失,基本實現「人人有房住」。

即便是如今人口密度是北京6倍的新加坡,路上行人看起來也不多,也不堵車。

短短25年,新加坡就從一個落後的小山村,蛻變成現代化都市。也正因此,劉太格被視為「新加坡規劃之父」。

幫助全球60多城市做規劃

蘇州、廈門、重慶等都有他的身影

1992年,劉太格從城市重建局退休。後來加入思柏建築設計事務所擔任董事,幫助世界各國的城市做規劃。

他曾應邀在全球60多個城市提供規劃服務,這些城市的人口規模從幾十萬到一千兩百萬不等。

新加坡濱海灣遊輪中心(新加坡濱海岸大道)

為了解決超多人口的超大城市問題,劉太格提出「星座城市」的理念,即在規劃城市時將其當作若干個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的城市區域的組合來設計。

劉太格認為,如果將超大城市當作一個人體,那麼這具人體其實承載了五、六個人的體重,因此是不健康的。而如果把這些體重分攤到五、六具人體上,那麼每一具人體就都是健美的。

他在中國,先後完成了蘇州、廈門、重慶等數十個城市規劃方案,擔任北京、天津、山東、南昌等城市的規劃顧問。

濰坊文化藝術中心設計手稿與實景

79歲高齡辭職創業

稱要把自己的功夫傳下去

直到2017年,79歲高齡的劉太格,創立了完全屬於自己的墨睿(Morrow,取自他父親一個畫廊的名稱)設計事務所。

現年80多歲的他,依舊堅持每天一早上班,全天時間在公司。

他的辦公室中,還掛著父親送給他的畫。

而他之所以成立自己的公司,是 為了把他的功夫傳授給同事。

每次要修改建築設計,劉太格都會和同事解釋清楚,為什麼要這麼改。「這樣他們才學到功夫嘛!」

在劉太格看來,他的規劃設計「就是到哪個地方,就取哪個地方的基因。人有人的基因,象有象的基因,那麼每個地方的建築也有它建築的基因。我是用這樣的理念來設計的。」

劉太格認為,規劃要有三個要點,人文家的心、科學家的腦、藝術家的眼。要關心人們的生活宜居度,精確的尺寸設計,整體性的美感。

經常有人問劉太格,你什麼時候退休。劉太格總會一本正經地告訴他:我還沒學會寫「退休」這兩個字,所以還不能退休。

參考文章:

1. 一切皆始於規劃——劉太格訪談錄

2. 劉太格的三個心愿3. 劉太格: 把我的功夫傳下去4. 規劃一生 - 劉太格

版權聲明 :文章及圖片之版權屬作者本人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新人物· 精選

點擊以下連結,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許仰天 |徐盛源 |郭孟儒 |陳炳卻 |薩維特里 |

郭孔豐 |

陳弼臣 |

黃仲涵 |

馬科斯 |

邵維銘 |

陳凱希 |

施永昌 |

佘桂福 |

施恭旗 |

- The End -

1 新幣 = 5.3629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864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黃永宏呼籲政務官別用社媒反應衡量表現 網民給了他最暖「成績單」
  • 樟宜機場巨無霸級航站樓T5,最新細節流出,總理出席動土儀式
  • 史迪奇空降濱海灣花園!7米巨型滑梯免費玩
  • 小一報名時間定了!最新規則公布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