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2024-07-03     于晏     5263

曾因周恩来总理“重获新生”

儿时的小太格,一心向往成为一名书画家。

当时正值中国战乱,不少文人墨客下南洋避难,前往南洋大学担任教授。借助父亲的关系,刘太格小时候就深受很多教授的启蒙, 被中华文化熏陶。这让他从小有着强烈的华人身份认同感。

但在上学后,刘太格通过报纸和父亲了解到更多中国的现状:腐败、战乱、水深火热,甚至在小太格心中,一度感觉到前途迷茫。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直到1954年, 16岁的小太格,第一次从报纸上看到了风度翩翩的周恩来总理。 他代表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和地位参与国际会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一幕让刘太格“重获新生”。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 想要效仿父亲刘抗,前往北京学习深造。但由于一些原因,刘太格未能成行。

在母亲的建议下,17岁的刘太格前往澳洲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专修建筑行业,赚钱养家。同时他也在兼职学习绘画课程。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爱上建筑从耶鲁大学硕士毕业

一杯咖啡回归一穷二白的新加坡

入学第4年,刘太格突然意识到,相比起绘画和书法,建筑才是他最钟爱,想要一直干下去的职业。

1962年,24岁的刘太格,以一等生的荣誉毕业。随后前往耶鲁大学攻读城市规划硕士。

3年后,新加坡独立那年,他成功毕业进入纽约的贝聿铭建筑事务所工作。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1969年,新加坡建屋局局长郑章远去纽约出差, 请刘太格喝完一杯咖啡后邀请他加入建屋局。

放弃美国纽约大都市的繁华,回乡支援一穷二白的新加坡的建设,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决定。

但 刘太格,却毅然决定放弃纽约的一切,回新加坡!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工作23年设计花园城市

刘太格被尊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

1969年,刘太格加入新加坡建屋发展局,1979年升任建屋局局长,1989年担任新加坡重建局局长与总规划师,领导该机构制定了1991年概念总体规划。

有趣的是,刘太格学的是建筑设计,但大多时间都在做城市规划。

李光耀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组屋政策,而刘太格,则是更进一步将这一廉价住房升级成为满足人们需求的公共住宅。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他将新加坡分割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能容纳100多万人口。每个片区下再分卫星镇,卫星镇中要配套齐全,商场、学校、公园等等。每个卫星镇还有不同的社区,社区附近超市、巴刹、小贩中心等一应俱全。

在刘太格的规划下,新加坡人的住宅附近要满足从生活到工作的所有需求,同时缓解CBD区域的压力。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他还为新加坡设计了一套领先全球的公共运输网络,将地铁线与商务区、片区中心、卫星镇中心、小区中心,既方便了出行,也为商家带来了便利。

在这期间,他主持规划20个新镇,每个新镇约20-30万人。同时,也为政府从规划到建筑设计,在他手下共完成建设了约50万套公共住宅。

至今,新加坡90%的人都住在卫星镇中,前往全岛任意一个地方,都十分方便。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案例。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1960年,新加坡上百万人住在棚户区。到1985年,新加坡的棚户区、贫民区、民族村等都消失,基本实现“人人有房住”。

即便是如今人口密度是北京6倍的新加坡,路上行人看起来也不多,也不堵车。

短短25年,新加坡就从一个落后的小山村,蜕变成现代化都市。也正因此,刘太格被视为“新加坡规划之父”。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让脏乱差的渔村蜕变花园城市!79岁高龄辞职创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