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税收政策解读: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2024-07-16     静姝     9527

新加坡税收政策解读: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则被视为非税务居民。

在税收待遇上,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是两者在税收上的主要区别:

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需要就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向新加坡政府纳税。

居民个人可以享受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所带来的优惠。

居民个人还可以享受到一些特定的税收减免政策,如子女教育津贴、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等。

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通常只需要就其在新加坡境内获得的收入向新加坡政府纳税。

非居民个人无法享受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所带来的优惠。

非居民个人在税收减免方面的待遇通常较居民个人更为有限。

总的来看,新加坡税务体系将居民个人与非居民个人的税收待遇区分开来,体现了税收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新加坡税收政策解读: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新加坡的税务制度对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在收入纳税上有所不同。通常,无论是居民还是非居民,都需要为在新加坡获得的收入纳税。然而,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居民个人在新加坡以外的海外收入被豁免了税收,但有一个例外:通过合伙企业获得的海外收入仍需纳税。

合伙企业在新加坡的税务处理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由于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因此合伙企业本身并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合伙企业的每一个合伙人都需要为其所得收入纳税。如果合伙人是个人,那么他将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来纳税;而如果合伙人是公司,则需要根据公司所得税税率来纳税。

对于居民个人来说,其应纳税所得额是其收入总额减去允许的费用、捐赠和税务减免后的数额。但对于非居民个人,其应纳税所得额只是其收入总额减去费用和捐赠后的数额,因为他们无法享受税务减免。

简而言之,新加坡的税务体系对于居民和非居民在税务处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是基于其税收政策中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原则。

02税率最新调整

新加坡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的是超额累进位税率,旨在确保高收入者承担更高的税负。自2024课税年度起,针对居民个人的税率区间为0%至24%,适用于应税收入超过100万新币的部分。相较之下,非居民个人的税率则介于15%至24%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4课税年度开始,居民个人的最高边际税率有所上调。具体来说,对于应缴税收入在32万至50万新币之间的个人,最高边际税率维持在原先的22%;而应缴税收入在50万至100万新币之间的个人,最高边际税率则从原先的22%提高至23%。对于应税收入超过100万新币的个人,最高边际税率更是从22%上调至24%。

对于非居民个人(不包括非居民董事),其受雇所得的税率适用15%的统一税率,或者如果这一税率高于居民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则按较高的税率征税。此外,非居民个人的其他所得,如租金收入、养老金、董事费用、咨询费用等,税率为24%,这一税率在2024课税年度前为22%。然而,这一规定不适用于就业收入和某些按预扣税税率征税的收入。

新加坡税务制度的这一调整旨在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确保高收入者承担更多的税收责任,同时为非居民个人提供相对稳定的税收环境。

新加坡税收政策解读: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三、消费税GST

消费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简称GST)是一种针对进口至新加坡的货物以及在新加坡境内提供的多数商品和服务所征收的税费,其性质类似于其他国家的增值税。这种税收制度确保了在新加坡境内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都被公平地征税,从而为国家财政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01征收范围

进口到新加坡的货物:由新加坡海关在货物进口时收取。

新加坡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由GST注册供应商收取支付给新加坡国内税务局IRAS。

02税率最新调整

自2024年1月1日起,新加坡消费税税率已上调至9%,此前税率为8%。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税豁免政策适用于一系列服务和商品,包括大多数金融服务、数字支付代币的供应、住宅物业的销售和租赁,以及投资贵重金属的进口和本地供应。这意味着这些特定领域不受税率上调的影响。另外,出口货物和国际服务则享受零税率的优惠政策。

从2023年1月1日开始,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所有从海外运抵新加坡且价值低于400新元的低值产品也开始被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这一调整进一步扩大了消费税的税基,确保了更广泛的商品和服务受到税务监管。这些变化反映了新加坡税务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旨在平衡国家财政需求与促进特定行业和领域的增长。

03国内消费税注册及申报

在新加坡,任何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如果其当年应纳税收入或预计未来12个月的应纳税收入超过100万新元,都必须强制注册消费税。而那些收入未超过100万新元的公司,则可以选择自愿注册消费税。

只有成功注册消费税的企业,才能从注册生效之日起开始收取和申报消费税。对于未注册的企业,它们是没有资格收取或申报消费税的。已注册的纳税人需要计算其消费税应纳税额,这通常是销项税额减去购进货物或服务时支付的进项税额的差额。

这一制度确保了在新加坡运营的企业在税务方面的合规性,并为国家的财政收入提供了稳定的来源。同时,它也鼓励企业合理规划其财务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务负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