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新加坡的一大印象就是新加坡對居民的要求很嚴格,連口香糖都不能吃,如果吃口香糖的話,還有可能會挨鞭子。
那麼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1)確實有口香糖禁令
自1992年起,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頒布口香糖禁令的國家。根據1992年的《製造控制法》,任何人不得在新加坡進口、銷售或製造任何形式的口香糖,除非是具有醫療或者治療作用。
如果要在新加坡購買醫療用口香糖,需要憑處方至藥店或是牙醫診所購買具有治療效果(比如治療牙病或是戒菸)的口香糖,牙醫或者藥劑師在出售相關口香糖時還必須註冊買家的姓名、ID號碼。
(2)為什麼會有這個禁令?
1987年,耗資50億新元建造的新加坡地鐵投入使用。這在當時是新加坡實行的最大公共項目。後來據報道,一些破壞者把吃剩的口香糖粘在地鐵車門的傳感器上,使車門無法正常運作,影響到地鐵服務。雖然此現象非常少見,但維護需要極高的費用,也很難抓到破壞者。同時,隨地亂吐的口香糖在新加坡的高溫環境下,清理起來也確實費時費力。
1992年,剛接任新加坡總理的吳作棟決定發布口香糖禁令。這一禁令隨《製造控制法》頒布,此法律同時限定某些菸酒產品的銷售。
(3)違反禁令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有人在吃完口香糖後亂丟,那麼初次受罰就會收穫一份高達1000新幣的罰單,第二次被發現者,將面臨最高2000新幣的罰款;第三次或更多次違反條例者,則將面對最高5000新幣的罰款。此外,違法者還有可能被罰最長12個小時的勞動改造。
把口香糖走私到新加坡的人,則可能會被處以一年監禁或/及高達100,000新幣的罰款,若是再犯還會加倍;如果醫生或是藥劑師沒有登記醫療用口香糖的買家信息,也要面臨高額罰款。
但是沒有會被處以鞭刑這回事,事實上新加坡的鞭刑實行起來是非常謹慎的,想要挨鞭子,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會遇到這種「機會」的。
(4)真的想吃口香糖了怎麼辦?
準確來講,新加坡的法律禁止的是進口和銷售口香糖,而不是嚼口香糖。所以如果遊客嚼著口香糖進入新加坡,或者隨身攜帶了少量供自己吃的口香糖,這都不屬於違法範圍,並不會被處罰。
但是如果隨地亂丟口香糖殘渣就要因為破壞環境而被處罰了,這點其實在很多國家都有相關的規定,只是新加坡的執法更嚴格些,處罰更嚴厲些罷了。
(5)這條法律未來會改變嗎?
口香糖對於每個人的意義並不相同,對一些人來說,可能口香糖是生活的必需品,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們的一生中都不會有衝動吃幾次口香糖。
對於想吃口香糖的新加坡人,很多人找到了一些其他的代用品,或者索性就去臨近的馬來西亞或印尼買來吃,雖然成本高些,也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
新加坡自1992年起就實施口香糖禁令,該法律頒布三十多年來,網上幾乎查不到新加坡有人因為吃口香糖而被罰款的記錄。當局對嚼口香糖的禁令,更像是一種「宣傳」而已。
與其說新加坡政府是想故意和吃口香糖的人作對,不如說新加坡政府是想通過把亂吐口香糖這種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規定的很嚴格的方式,來規範居民和遊客的行為規範,從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畢竟,連亂吐口香糖都會被高額罰款的地方,做其他更嚴重的破壞環境行為,想想都知道會遭受更嚴厲的處罰。那麼從這種警示的意義來說,口香糖禁令可能還會保留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