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游泳选手杨玮玲在第23届东运会赛会中夺得6金2银。(联合早报)
杨玮玲说:
“除了政府的支持,运动员们往往还依赖于父母的资助、寻找企业赞助,或通过众筹(CrowdFunding)募款。”
没人靠可以靠谁?
新加坡赛艇选手赛伊达(Saiyidah Aisyah)为了要达到奥运水准,接受教练的建议,前往澳大利亚接受培训。
她在用光积蓄的情况下,2016年转向众筹方式取得资金,有135人通过网页捐款,获得1万4320新元。
赛伊达最终不负众人期望,取得了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赛伊达在2015年东运会获得女子轻量级单人双桨比赛中夺下一枚铜牌。(联合早报)
至于排名不太靠前的运动员,未能获得政府资助,也没有富爸爸富妈妈做后盾,该如何面临财务困境?
以今年三月获得我国击剑冠军的潘绪哲为例,基本上就是得“吃自己”。
据《海峡时报》报道,他打工赚钱筹措出国比赛的费用。目前就读新加坡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他除了要兼顾训练和课业,还要挤出时间做兼职教练、快餐店洗碗与服务生、诊所助理等工作,筹集训练经费。
本世纪获得奥运奖牌的新加坡选手,除了外国引进、桌球总会重点栽培的李佳薇、冯天薇和王越古三人,约瑟林和墨士廉都是仰赖家庭方方面面的支持,才圆了奥运奖牌梦。
但如尚达曼总统近日在脸书贴文中所说,新一代年轻新加坡人越来越认真对待体育、得到越来越充分的支持,表现也越来越好,我们期待年轻的新加坡选手能在体坛大放异彩,攀越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