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国的话,很难想像夫妻之间的婚姻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人生有时候并不只是为了积蓄中金钱数字的增加,还会考虑家庭的和睦、生活的方式、平和应对老去的心态。
“更何况拿到PR之后很快住房开支就不是什么事儿了。”小B对未来充满了希望:PR通过后三年就可以考虑买二手组屋,一套裕廊东的144平超大组屋只需要80万新币,即424万人民币。这在中国一线城市是难以享受的房价。
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
安全性当仁不让成为了第二高票的选项。
小C是一名陪读妈妈,四十岁的她带着十三岁的女儿来新加坡留学。对她来说“安全”是最终选择让孩子在新加坡留学的决定性因素。
“其实我在三十岁的时候也想过要出国看看,但当时犹犹豫豫就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等她下定决心要移民的时候,自己的年龄已经很难拿到身份。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也有这样的遗憾,所以小C很坚定地选择了让孩子出国。
小C表示,其实如果单纯说教育,欧美国家也有很多选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带女儿来新加坡,不仅是实质意义上的“安全”,也是心理意义上的“安全”。
实质意义上的安全,自然是新加坡安全的治安环境,“女孩子要操心的事情总是多的。”但在新加坡,就会让人放心很多。哪怕午夜回家也不用担心、钱包和手机用来占位也基本不用担心被偷、车辆大多都会先礼让行人……
“枪械自由的国家从一开始就不在我们留学的选择范畴”,小C只有一个独女,因此她一直坚持人身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国家有种族冲突的矛盾,前不久英国刚刚爆发了暴乱,而新加坡虽然是多种族的国家,但学校和政府都会严格禁止种族歧视的现象发生,更何况这本来就是华人为主的社会,就更不用担心这些事情发生了。
新加坡的禁毒力度也是小C考虑的关键,女儿正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对什么都产生好奇的时候,也非常容易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而新加坡对毒品管控非常严苛,贩运超过15克海洛因者,一旦罪名成立将面对死刑。
但除了这些法制和实体上的安全,其实心理意义上的安全,新加坡作为“华人”为主的社会,仍然延续了一定的华人生活传统,“让孩子去西方,觉得她会和我的理念渐行渐远。”
在新加坡留学的成本当然很高,小C表示和欧美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多优势,他们现在就读的是一所私立中学,学费每年在2万新币左右,约10.5万人民币。母女两人租了一间一室一厅的公寓,房租在3200新币折合16960人民币/月。每天小C会买食物回来给女儿煮,水电煤250新币左右,食物费用大约每月花销1300新币左右,其他外出娱乐休闲等费用每月在500新币左右,电话费和网费在200新币左右。
总计每年花费为45万一年。不少欧美国家留学也就是这个数,但小C仍然坚定地选择新加坡。
“新加坡留学毕竟是可进可退的选择,如果想要留在新加坡,新加坡对在这里读书的年轻孩子们其实政策很友好!如果未来想去欧美,等她成年了有自己的主见了,当然可以出去拼一拼;但如果她想回国,但我们父母也已经给了她出来看看接受教育的机会。”
其实从椰子的调研能看出留在新加坡人的特点:
有孩子的人更容易留在新加坡,因为这里安全、竞争压力小,孩子未来的人生更平顺。
喜欢Chill生活的人会留在新加坡,这里生活更简单、平静,或许有人形容这是重复不变的“楚门的世界”,但也有人称之为可以“掌控的安全感”。
厌倦复杂人际的人会留在新加坡,人与人之间有舒适的社交距离,没有复杂勾心斗角,没有了关系网的约束,这里的职场更加简单。
有了身份的人会留在新加坡,当成为PR的那一刻起,才算真正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方便、优厚、福利、保障,才开始融入并被他接纳。
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选择背井离乡来到新加坡,必是真的懂了自己未来想要的生活,懂了这一路的牺牲与泪水,懂了梦想和现实的孰轻孰重。
新加坡不是所有人的天堂,但却是选择扎根在这里人踏踏实实生活的每一个人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