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孩子实在成绩不好时候想一想:至少是双语教育啊,很多考不上本地大学的孩子会选择出国读书,对他们来说和西方教育接轨的新加坡教育体系,让他们在申请海外大学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孩子不是读书的这块料,只要有了新加坡身份,本地法律要求公司在放开职位前,首先考虑新加坡人,教育是为了就业,在这一点上孩子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新加坡人的身份,让她感觉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多的底气。
如今小A的第二个宝宝也已经两岁了,双职工在没有老一辈帮助下,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因为在新加坡可以雇佣女佣,双职工多娃家庭也能过得很自在。
“算下来一个月只要花费900新币,4800人民币不到的价格,就能请到一个全能住家的家政,非常划算!”
小A的日常便是:每天早晨女佣都会提前做好一家人的早饭,大儿子吃饭后父亲送他去上学,小A则去公司上班,小儿子留给女佣全天照顾,她会通过监控来知晓孩子和女佣在家的情况。晚上回家后,夫妻两人还能陪两个儿子在楼下玩一会儿,再上楼吃女佣准备的晚餐。
小A说:“已经无法再想像如果回国生活会是什么样。”一定会不得不请双方的老人来照看孩子,那生活就会平添很多的摩擦。孩子也将成为1000万高考生中的一名,顿时感觉竞争的压力山大!
经常想父母但也很无奈。双方老人似乎都默认了,只要孙辈过的幸福其他并不重要。
“对父母的愧疚当然是有的,但是看着孩子已经适应了这个国家并扎了根,又觉得人生的取舍是值得的。”
来新加坡,就别想着暴富了!
让人惊讶的是,本以为很多受访者会认为在新加坡生活质量降级,却仍然有不少人留在新加坡是为了“生活质量”。
只是此生活质量非彼生活质量:
“在新加坡就别想着暴富了,机会当然是中国更多,但我还是选择来到新加坡。”
小B在37岁的时候来到新加坡。
当时他结束了原公司高管的职位选择创业后失败。小B不想再回原行业向熟人们反复阐述自己创业失败的经历,于是干脆应聘了新加坡的公司选择移民这条路。
如今他来新加坡已经五年,已过四十岁的他居然也拿到了PR,虽然暂时没有入籍的打算,但他认为自己还能继续在新加坡干很长一段时间。
“比起新加坡的薪水,国内的薪水条件其实更好。”但算上税……就让人非常犹豫了。小B在新加坡的年薪为20万新币,折合106万人民币,每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在19%。
如果在中国,他能找到150万人民币年薪的工作,由于国内的生活成本较低,他也曾一度动心过,可是算了算这个档位得缴出去65万的税收,顿时就觉得没那么香了。
其实这两个职位相比较而言,新加坡的生活水平一定是降级的:
在中国一台25万人民币的特斯拉Model Y,在新加坡却要卖到62.9万人民币,还不包括全世界最贵的小牌牌——新加坡拥车证,8万新币折合42.4万人民币的牌照也只能用10年。
住也是很大的开支,“这几年房租上涨太快,从刚开始2000新币/月就能租下一整套三个卧室的的HDB,如今要3500新币/月才能租下来,平白多了接近8000的成本。”
一度想要走,但无奈太喜欢新加坡chill的生活方式了。
在国内基本每天都要干到9点才能下班回家,这也是37岁的小B选择新加坡的原因:“越来越觉得自己是真的干不动了……所以当时才想着自己出来当老板,却没想到,创业更卷!国内创业很讲客户关系,参加了几顿酒局之后直接开始怀疑人生。”
“在中国创业那一年,老婆总怀疑我有外遇,为什么干不完的活,连周六周日都要去公司?为什么回家身上总带着酒气?”
但来到新加坡之后,踏踏实实选了老本行做技术研发,基本六点左右就可以完成工作,周六周日也可以好好陪家人。
“国内有些老同事经常笑我是降级选择,房子不如以前的大,车子不如以前的壕,连工资也不够看。但只有自己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留在新加坡。”
小B和他的老婆都很喜欢新加坡chill的生活方式,由于夫妻两个是丁克,在国内的时候太多人好奇他们为什么不要孩子,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但在新加坡,人际关系有一种微妙的度,熟悉的人之间会很友好,但却不会触犯对方的隐私。
人际交往更加单纯了、职场勾心斗角少了。“每次老同事发来微信问候,我就假装没收到不回,不给他们显摆的机会!日子是自己的,不是拿出去和人比较的。”
小B如今的生活就是,每天七点半起床,八点半到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下午六点半左右结束工作,七点半到家,吃了晚饭之后会和妻子一起去隔壁公园散步一小时。
“每个区都有很大的绿地和公园,到了十一点左右还有很多人在跑步,真的是非常chill的城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