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知道,新加坡人很「怕輸」(Kiasu)。但是萬萬沒想到,他們在做慈善的這個方面也很怕輸。
2022年,新加坡在世界捐助指數報告中排名是第22名。於是在2023年,有更多的新加坡人加入行善的行列,包括幫助陌生人、做義工和捐錢。
8月22日,英國慈善救助基金會(Charities Aid Foundation)發布2024年世界捐助指數報告,詳述2023年的調查結果。新加坡在世界捐助指數報告中表現突出,從2022年的全球第22名,上升19個名次,變成全球第三!
新加坡去年排名第三
第二次躋身10大善心之都
此次調查,共有142個國家的14萬5000多人參與。在調查過程中,受訪者需要回答英國慈善救助基金會的三個問題:過去一個月是否幫助過陌生人、是否捐過錢,以及是否抽出時間當義工。
每個國家的捐助指數,都由這三個方面的分數綜合計算得出。
2024年世界捐助指數報告顯示,印尼第一,肯亞第二,新加坡排名第三,比2021年和2022年的第22名和第31名有所提升。這也是新加坡第二次躋身10大善心之都,上一次是在2017年,名列第7。
報告指出,新加坡是行善表現進步最大的國家之一,主要是因為新加坡政府近期採取多項舉措,推動慈善事業。包括鼓勵慈善機構和企業在志願服務方面建立更深入的合作關係、對慈善捐款的稅收減免和政府配捐等。
捐錢無需投入時間和精力
新加坡人更傾向於捐錢行善
報告顯示,去年有75%的新加坡受訪者幫助過陌生人、68%捐過錢、40%抽出時間當義工。
雖然新加坡人在幫助陌生人方面表現突出,但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是沒有進入前10。相比之下,新加坡人在捐款方面排名更高,全球第五。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對此表示,冠病疫情以及慈善活動宣傳、媒體報道等,都讓新加坡人對本地的弱勢群體有了更多的認識。
「儘管調查顯示,幫助陌生人和抽時間當義工的人有所增加,但由於捐錢的行為無需投入時間或精力,所以新加坡人更傾向於通過捐錢行善。這可能反映了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有忙碌的生活,有工作、家庭或看護責任。」
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簡稱NVPC)總裁對此表示,他們對新加坡晉升排名感到鼓舞,而新加坡的表現也與中心的調查情況相符。
新加坡展開80萬小時的義工活動
捐款超3億新元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新加坡共展開近80萬小時的義工活動,捐款超過3億新元,有290家行善企業受到肯定。
其中有超過150個業者是中小企業,比2022年的39個增加了近3倍。
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也一直鼓勵業者進一步制定企業宗旨時,把行善融入日常運作和業務中,既能獲利,又可以回饋社會。
某健身房創始人對此表示,要在賺錢和行善之間取得平衡並不容易,但這正是公司的特色,有助於我們吸引志同道合的消費者和員工,長遠來說為發展增添助力。
新加坡人人都在獻愛心
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在新加坡,幫助他人、捐錢、做義工似乎是每個人都會去做的事情。
前段時間在中國爆火的新加坡門將哈桑·桑尼,在收到大量來自中國球迷的「越洋打賞」後,選擇將其中一部分錢(1萬新元)捐給新加坡慈善機構莫罕默迪亞福利院。
而哈桑·桑尼的這一舉動,也得到了新加坡總統尚達曼的讚揚。
哈桑·桑尼捐錢的行為,是7月初發生的一件鮮為人知的事。
在新加坡,還有很多普通人,在周末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身體力行地獻愛心。比如給社區老人派發蔬菜、水果;陪養老院的阿公和阿嬤聊天、做遊戲等。
除了捐錢和做義工,新加坡此前還有各種別出心裁的籌款方式,比如捐贈內衣、「跑酷」籌款,為死者編織帽子等等行為,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如此看來,新加坡真的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國家。無論是團體、還是個人都在力所能及地發揮自己的作用,最大可能奉獻自己的愛心。
怪不得新加坡可以在一年時間裡,在世界捐助指數報告中躍升19個名次,成為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