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戰爭打響了!
這不是一個人的戰爭,也不是361萬新加坡人的戰爭,而是全島592萬公民PR外國人的戰爭!
由政府帶頭,衛生部為先鋒,舉國之力為後勤,新加坡打響對「鹽」的全面戰爭!!!
新加坡部長王乙康:
包裝食鹽、醬料、調味料、方便麵等
將推出營養等級標籤,D級或禁止打廣告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今天在世界家庭醫生組織亞太地區大會致辭時宣布:新加坡擴大對鹽的戰爭!
衛生部將儘可能地把營養等級標籤拓展到這一方面。
王乙康表示,衛生部將為包裝食鹽、醬料和調味料、快熟面等,推出營養等級標籤,來降低人們鈉的攝入量。禁止被列為D級的調味料打廣告,也可能會在接下來實行。
新加坡會在今年第四季展開諮詢,商討並落實政策細節。
衛生部也將走訪新加坡110個小販中心,了解其醬料、調味料和食用油,以及採購來源,並隨之展開宣傳工作。
此外,對於含有飽和脂肪的食用油,衛生部也打算採取同樣的措施!
王乙康表示,使用較健康配料或少鹽少醬料的餐飲業者,可自願參與計劃,向保健促進局申請展示店面標籤來通知消費者。
少油少鹽,以後就是新加坡的新標籤了。
至少120萬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
新加坡人吃的鹽,是兩個人的量
因為鈉攝入量過多,新加坡已經有一大波人患有高血壓等病。
王乙康表示,31.7%的新加坡居民(約120萬人)患有高血脂。高血壓患者,從2010年的19.8%,激增到了如今的37%(約134萬人)。
而這兩種疾病,都很容易引發心臟病。
為了避免新加坡的人們患上這兩種疾病,新加坡開始限制鈉和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根據2023年發布的新加坡營養調查數據,新加坡人每日攝入3620mg的鈉,比世衛建議的高出近一倍。(世衛組織建議,每日應攝取2000mg鈉。)
高鹽飲食的危害很大。
高血壓:高鹽飲食會導致血容量增加,血管腔變窄,使血壓上升。
腦卒中:高鈉攝入會增加腦卒中事件、腦卒中死亡和發作的發生風險。
胃癌:長期高鹽攝入會造成胃黏膜細胞與外界較高的滲透壓,可導致胃黏膜直接損傷,增加癌變的風險。
腎臟損傷:多餘的鈉離子從腎臟排出,加大腎臟的負擔,有損腎臟。同時,尿鈣水平升高,會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
新加坡早在2011年就開始宣戰
但到如今仍是吃鹽大戶,限鹽迫在眉睫
其實,早在2011年,當局就對鹽宣過一次戰,並針對本地人的需求研發出健康一些的食品,還給它們貼上了標籤。
2022,新加坡推出減鈉戰略,鼓勵食鹽供應商使用含鈉量低的鉀鹽來替代普通鹽。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每年只需要額外支出3新元,就能使用更少的鹽,降低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的風險。
2023年,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當時表示,要從其他兩國限鹽的做法汲取經驗,探討哪些措施較適合本地的情況。
以智利為例,他們在食物上貼標籤,超過規定鈉含量的食品須貼上「較高鈉含量」標籤;芬蘭則對指定包裝食品的鈉含量設下限,實施監管。
如今來看,新加坡應該是吸收了兩國政策的長處,因地制宜後推出了新的限鹽政策。
不過,坡島居民的鈉攝取量並沒有減少,反而在持續增加著,高血壓發病率在過去10年也呈上升趨勢,「減鹽」行動已經刻不容緩!
新加坡早前限糖分級又禁廣告
如今69%的新加坡人買低糖飲料
60%的餐館在點飲料時默認「少糖」
新加坡這次之所以將營養等級標籤,拓展到食鹽、醬料、調味料、方便麵等方面,是看到了在飲料上分級的好處。
新加坡衛生部從2022年12月開始,對包裝飲料實行營養等級標籤計劃,一年後擴大到現泡飲料,規定必須在外包裝上註明ABCD四個等級。同時對最不健康的D級飲料實施廣告禁令。
好處顯而易見。截止到2023年9月,新加坡預包裝的平均含糖量,已經從2017年的7.1%降到4.6%。
消費者購買A或B等級的飲料,也從2017年的40%,增加到2023年的69%。現泡飲料方面,約60%的餐飲店都是「默認少糖」。
這一限糖政策的實行,讓新加坡人愈加註重購買健康飲料了。
中國「效仿」新加坡飲料分級
上海已經在實行了
自新加坡實行飲料分級後,連中國似乎也受到影響,開始飲料分級!
3月底,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啟動「首批營養健康指導試點項目」,推出飲料「營養選擇」分級標識試點。
上海直接將飲料分為ABCD四個等級,這個分級,主要是根據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的含量對飲料進行綜合分級。一般糖、甜味劑、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越少的,排名越靠前。
A級最推薦,相對來說也更健康。
相比起新加坡的飲料等級分類,上海的無疑更進一步,多了一個反式脂肪酸的標準,更加合理一些。
但這一政策,上海目前僅是建議執行。
中國也會對食鹽分級嗎?
吃鹽比新加坡還多,但從未分過級
只是不知道這次,中國會不會也會「效仿」,對含鹽量劃分等級。畢竟,中國人和新加坡人一樣,鹽分攝入量超標!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中國家庭人均每日烹調用鹽9300mg,遠超新加坡人的2倍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高了「限鹽」標準,建議11歲以上的中國居民每人每天攝入不超過5克的鹽。
按這麼計算,中國人鹽的攝入量還是超標。
據統計,中國2013年由於吃得太咸所致死亡人群達117萬餘人,7.8%的腫瘤死亡、25.2%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22.9%的慢性腎病的死亡均與高鹽飲食有關。
大家平常生活中,還是要控油少鹽的好。
新加坡已經全面打響對「鹽」的戰爭!通心粉們,快一起加入進來,減鹽少油,從我做起~
通心粉們,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投票,並在評論區里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