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天工作制。」
近來有不少調查顯示,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全球員工在疫情下陷入超時工作和過度疲勞的困境,這也讓每周四天工作制的概念再度引起關注。
英國就有30家公司宣布將從今年6月起展開為期六個月的試驗計劃,讓員工每周只工作32小時。
期間,相關員工仍能繼續享有相同薪水。
不過,工作時間減少不意味著工作量減少,相關員工必須保持100%的生產力。
主導試驗計劃的非營利組織「4 Day Week Global」將與英國經濟智庫「Autonomy」,以及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學府的研究人員合作,觀察每周四天工作制對員工生產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影響。
美國、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國家也預計展開類似的試驗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在工作文化相對保守的日本,著名企業松下集團(Panasonic)也宣布將為旗下員工提供每周工作四天的選項。
冰島曾在2015年至2019年進行過全球規模最大,也歷時最久的縮減工時試驗。
當時共有2500人參與了每周四天工作制的試驗計劃,相當於冰島工作人口的1%,涉及的工作場所包括朝九晚五的辦公室、幼稚園、社會服務機構,以及需要輪班的醫院等。
該試驗最終被評估為「大獲成功」。
試驗首先得到的結論是,員工的工作成果在每周四天工作制下,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還有所增加。
在較短工時下,參與試驗的員工身體更健康,壓力較小,不堪疲勞的情況也更少見。
其他發現包括,員工在工作與生活方面的平衡獲得改善,擁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進行自己的愛好和完成家事。
每周工作四天的爭議 根據招聘網站「Indeed」在去年12月底進行的一項調查,有高達88%的本地員工贊成每周四天工作制。
然而,每周四天工作制至今依然有很大爭議。
支持四天工作制的勞權人士及專家指出的優點包括:
一些專家指出,強迫人們減少工作時間,最終將導致他們的收入減少,實行每周四天工作制的國家也可能失去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打工一族每周工作四天的美夢,可能還有點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