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殘疾男子因售賣紙巾被捕,經調查發現疑似是外國乞丐團伙,引發了有關外國籍「丐幫」湧入新加坡的擔憂。
組屋樓下殘疾男子乞討2周
疑似「外國乞丐團伙」入侵
據「新明日報」報道,義順組屋周圍居民發現,一名雙手殘缺的男子在組屋樓下售賣紙巾,這位男子已經在義順區域出現約兩周,期間安靜地賣紙巾,路人偶爾會給他一些錢。一名好心的婦女因可憐他的處境而報警,希望能為他提供幫助。不料,警方到場後發現該男子持有外國護照非法乞討,最終將他逮捕調查。
圖源:pixabay
此事引發了部分居民的擔憂,因近期在義順一帶,已見到多名外籍殘疾人士售賣紙巾,懷疑是否有「外國乞丐團伙」入侵。居民擔心,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市容,還可能涉及黑心組織的非法活動。
當街乞討、賣紙巾或是騙局
之前也發生過許多類似事件,害得大家擔憂這是否是各種新型詐騙手法。
去年,有五六名兜售紙巾的老翁、老婦和年輕人,他們每天早上在勿洛地鐵站外無照兜售紙巾甚至是乞討,阻擋去路,一名盲人則會在地鐵站內賣紙巾。也有網民說,周末的情況更嚴重,有時會多出一兩名兜售紙巾的新臉孔「搶生意。
據了解,從早上10點到晚上7點能討到200-300新幣,這些人像是有組織的團體,每天早上有人用小貨車載著他們到地鐵站「上下班」。
也是在去年,「新加坡眼」收到網友發的帖子說新加坡多個地鐵站外出現「蹭飯女子」,她們稱來新加坡玩沒錢吃飯,用各種理由討錢,甚至還開口要「生活費」。
其實早幾年前,在新加坡就發生過在商場討錢的事件,有網友揭露為騙局。
如何分辨非法乞者與受批准的殘疾人士?
在新加坡無准證、隨街乞討,是違法的。根據《貧困人士法令》,無准證乞討者可能會面臨高達3000新幣的罰款或最高2年的監禁。
(圖:《1989年貧困人士法令》)
要是發現有人在公共場所非法乞討,應立即向警察局或新加坡社會服務部門報告。相關部門將適當處理情況,可能將他們送入國家福利院(Welfare homes),評估是否具備工作能力,幫助他們尋找工作,並提供基本生活需求。
(圖:太和觀福利院)
為了避免好心無好報和上當受騙,明確區分真正依靠售賣物品或才藝謀生的殘疾人,與那些身份不明的「乞丐」至關重要。
受新加坡批准的殘疾人士通常會在地鐵站、商場等公共場所內靜坐於地面、輪椅或椅子上,並展示相關許可證。這些人士為了生計,會按規定擺放許可證並保持固定的位置售賣物品,如紙巾等。因真正殘疾人士是合法受新加坡官方協助的。
相對而言,那些主動接近路人並請求施捨的行為,通常沒有相關許可證,這可能是非法乞討行為。他們可能並非真正的殘疾人士,或者是對新加坡法律不熟悉的外籍乞討團體。
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報警,由官方處理調查。
TH丨編輯
HQ丨編審
網絡整理資料丨來源
網絡整理資料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