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濱海藝術中心的舞檯布幕伴隨著觀眾的掌聲緩緩落下,民族舞劇《紅樓夢》在新加坡的公演圓滿完成。
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自官宣要到新加坡演出後,就引起了本地不少藝術愛好者的熱烈討論,新加坡眼作為其中一個最先報道《紅樓夢》舞劇的本地媒體,早在好幾個月前就為讀者提供了第一手的搶票資訊。
這部蘊含古典東方美學的舞劇,吸引了不少獅城政要前來捧場,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觀眾的反應如此熱烈,顯示了新加坡人對中國文化的熱忱。新加坡和江蘇有相當深遠的交流,在蘇州工業園也取得了成功,希望在此基礎上,能夠在經濟和文化上做進一步的交流,也歡迎其他中國的團體到新加坡演出。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本身就是一位非常熱愛《紅樓夢》的「紅迷」,她認為這部舞劇把《紅樓夢》詮釋得非常到位,而且還有獨特的見解,家人們看了之後都讚不絕口。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曹忠明,在9月13日首演當晚就觀賞了《紅樓夢》的演出,他在致辭表示,《紅樓夢》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舞劇《紅樓夢》以當代視角對這部具有世界影響的史詩性巨作進行創新演繹,賦予時代活力,在新加坡「未演先熱」,引發觀眾的購票熱潮,是中新文化交往高質量成果的生動體現,相信將進一步拉緊中新人文交流紐帶,促進兩國民心相通。
這部《紅樓夢》舞劇從官宣後,就像曹大使說的「未演先轟動」,不少人都表示買不到票,劇團後來將演出從原本的三場增加到四場,門票依然被迅速秒殺。
這四場演出場場爆滿,有近7000人觀看了這部舞劇,有些人還看了不止一次。
藝術的魅力也打破了語言的障礙,一位不懂中文卻觀賞了《紅樓夢》觀眾用英語說,這是她第一次接觸到《紅樓夢》的故事,她覺得舞劇展現了中國文化美學,不但精彩而且具有中國特色,非常吸引人。
演出的成功也帶動了周邊商品的買氣,觀眾在場外的紀念品攤位上紛紛選購演出相關的物品。
(《新加坡眼》祝各位中秋快樂!圖源:阿果)
CY丨編輯
LEO丨編審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網絡資料整理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