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在,贸易和物流已经成为世界的大动脉。
我们人手一部的手机,上面的每一个零件,玻璃屏、开锁按键、指纹识别、芯片、闪光灯、摄像头等等,都可能是来源于天南海北,世界各地。
全世界的资源集中在一个手机上,我们却能做到人人都有,贸易和物流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
今天,万事通要和大家说的,正是国际贸易的大牛,马来西亚GFAST集团创始人——拿督廖昌裕博士(Dato’ Dr. Kenny Lew)。
“我们坚信,只有真正理解国际贸易与物流行业重要性的公司才能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最简单、直接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将继续推动国际贸易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客户的成功为责任,努力建立一个更加互联、高效和可靠的全球物流系统。让我们携手共创物流行业的新篇章,连接世界,创新未来!”
从马来西亚出生的3代华人
从小帮家里干活,接受中文教育
廖昌裕是下南洋的中国广东人的后代,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
1976年,他在大马柔佛的丰盛港出生。
和大多数下南洋的华人一样,廖昌裕的家庭并不太富裕,一家人以种地务农和卖菜摆摊维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廖昌裕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一起种地、摆摊。
廖昌裕的父亲,当时随大流去中国台湾大学留学,对孩子的管教十分严格,把4个孩子都送进了华文学校接受中国传统教育。
于是在1989年,13岁的廖昌裕小学毕业后,一个人前往柔佛州峇株巴辖的华仁中学就读,过着寄宿的生活。
中学爱上羽毛球想当运动员
在父母的劝导下一个人赴中国留学
在华仁中学,廖昌裕爱上了羽毛球,常常和小伙伴一起研究打羽毛球的技术,高一还成功进入羽毛球校队,并为学校赢得多项比赛。
按照廖昌裕当时的想法,他打算毕业后进入吉隆坡羽毛球训练中心,在羽毛球事业上发扬光大,向着羽毛球国手的目标前进。
但父母和他的想法不一样,他们更希望廖昌裕继续进修,和父亲一样去中国留学,之后再决定自己的未来。
在父母的劝导和鼓励下,廖昌裕决定去中国留学,去见识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1995年6月,19岁的廖昌裕一个人坐飞机前往中国,开启留学生涯。在飞机上,廖昌裕一个人看着窗外的大雨,默默地不出声,谁也不知道,他的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波澜。
在暨南大学进修期间
组织大马美食节、了解中国文化
廖昌裕先去了广州暨南大学华侨补校预科班就读,第二年成功进入暨南大学留学,修读国际商务与贸易本科专业。
从小养成的刻苦耐劳、独立生活的习惯,让廖昌裕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家,渐渐站稳了脚跟。
他热衷于参加学校活动,和马来西亚籍的同学们一起举办了“迷你马来西亚美食节”,赢得学校上下的一致认可。
他喜欢探访中国文化,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总能在广州各地发现廖昌裕的身影。
这些经历,让廖昌裕身上的华人气息更加浓厚,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不同文化传统,让他可以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进入快递巨头飞捷
2年就从助理升职为华东行政总监
2000年,24岁的廖昌裕大学毕业,进入当时的快递巨头飞捷快递集团香港分公司,担任行政处助理职位,负责快递物料和车辆的管理,以及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工作。
为了更快地融入公司,廖昌裕每天都加班到很晚,还经常协助其他部门做事。虽然公司一直没有给他加薪,但他仍然坚持了下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