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再见了,三叔

2024-10-08     静姝     5397

10月6日早晨送别了三叔。心情平复下来,提笔写了这篇文章。

最后一次见到三叔,是两个星期前的《再现·歌中情》演出。

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再见了,三叔

(9月21日演出之前,三叔与《联合早报》前总编辑林任君、南洋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郭振羽合影)

当时,他坐在第一排靠门的位置。坐在那个位置看演出,只能看到台上人员的左脸,很不理想。后来我了解到,七月初,三叔和怡和轩外事主任南治国博士七月初去探望郭教授,听说了黎列刚教授和罗伊菲老师等人九月要演出《再现·歌中情》音乐剧,很兴奋地说一定要看,但是想和郭教授坐一起。由于郭教授坐在轮椅区,于是,三叔要求安排跟他一起坐。

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再见了,三叔

(观赏《再现·歌中情》时,三叔与怡和轩外事主任南治国合影)

郭教授后来说,三叔看了演出很兴奋,说难得有全中文的音乐剧。

中场休息时,我走过去向他打了个招呼,“三叔您好”,并寒暄了几句。

不曾想,这成了我跟他的最后一面。我甚少与人合影,找遍了手机也找不到与三叔的任何合影,成了一个大缺憾。

我跟三叔都在怡和轩,他是多年前的老主席,我则是这几年加入董事会的董事。

在怡和轩,我每次见到他,都毕恭毕敬叫一声“清如叔”。刚开始许多其他董事很诧异地问,大家都喊他“老主席”,你怎么喊“清如叔”?

我说,因为他侄女琬绯跟我是大学同学,所以我从来都按辈分喊他“清如叔”。

喊了他“清如叔”好几年,一直到大概半年多前,他忽然跟我说,你就跟琬绯他们一样,喊我“三叔”。我这才改口喊他“三叔”。

熟悉新加坡建国史的人,对“林清如”这个名字不会感到陌生。

五六十年代,新加坡出现过几次如火如荼的华校学生运动,林清如就是当时的学生领袖之一。

林清如祖籍福建晋江,1937年出生于马来亚笨珍,行三;二哥便是赫赫有名的林清祥,早在1951年因为抵制中三会考而被警察逮捕。林清祥是新加坡建国史上的重要人物,我们将来找机会写一写。

而林清如自己,则因为领导学生运动,在1956年底被殖民地教育部下令开除。

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再见了,三叔

(林清如2020年在新加坡出版《林清祥的政治愿景》一书)

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再见了,三叔

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再见了,三叔

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再见了,三叔

翌年,1957年,林清如被殖民地政府逮捕,作为政治犯被拘留了九年。这九年当中,他在狱中考获法律学位,出狱之后成为执业律师。

1978年某日,有人约林清如,需要他提供法律咨询,让他到怡和轩去谈,刚好碰到怡和轩主席孙炳炎等熟人都在打麻将。当时打麻将是怡和轩会员的主要娱乐,恰巧林清如也颇好此道,于是加入了怡和轩。

熟悉新加坡华人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风起云涌的三四十年代,怡和轩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1937年,168名来自各国的华侨代表出席大会,决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办事处就设在新加坡的怡和轩。后来陈嘉庚征募3200名南侨机工北上支援抗战,也是在怡和轩进行。

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再见了,三叔

按林清如的口述,“陈嘉庚把怡和轩引入社会,变得伟大,且光芒四射”;他也说,“从陈嘉庚到陈六使,怡和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超越一般社团的功能,扮演举足轻重的公民社会角色,领导一场又一场跨帮派的全民运动”。

不过,在新加坡独立之后,由于社会经历巨大变迁,怡和轩长达三十载成为仅让会员打麻将消磨时光的去处。

到了1995年,怡和轩办100周年纪念,林清如开始感觉到,或许怡和轩不会永远沦为一个搓麻将的地方,可能还会有些有意义的事可以做。

2007年,林清如被推举为怡和轩主席;隔年刚好是怡和轩重建落成、陈嘉庚基金先贤馆开幕、怡和轩成立113周年,林清如认为,应该凝聚并发挥民间的力量,制造一个文化的大环境,作为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有了强大的民间力量,才是传承文化的真正力量。

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再见了,三叔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