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组屋界的“顶流”(二)——女皇镇杜生阁组屋

2024-10-11     静姝     7373

上篇介绍了达士岭组屋,大家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呢?别担心,接下来我带大家继续探索新加坡的另一座传奇组屋——杜生阁组屋(SkyTerrace@Dawson)!

这是新加坡政府“再创我们的家园”计划中的得意之作,位于女皇镇玛格烈通道与杜生路的交界处。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气势?不急,等你看完之后,可能会觉得它不只是气势,简直是新加坡公共住宅设计的“时尚先锋”!

项目背景:美丽的构思与精巧的设计

杜生阁组屋的设计可是精心策划的。它由新加坡著名的SCDA建筑事务所操刀,2008年开始设计,历时七年才建成,2015年正式亮相。

从规划到落成,它的目标就是要打破人们对传统组屋的印象。

设计理念围绕着“园林住宅、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以及多代同堂的现代生活方式”,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它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这片组屋占地超过87,000平方米,由五座错落对称的高塔楼组成,楼层高度在40至43层之间,宛如城市中的新地标。

这里共有758个单元,包括三房、四房、五房式单位,甚至还特意设计了65户双层多代同堂的阁楼单元,让年轻一代和他们的长辈可以在同一个屋檐下且互不干扰地居住(嗯,还是要给大家一点隐私空间的)。

新加坡组屋界的“顶流”(二)——女皇镇杜生阁组屋

特色一:多代同堂的“新居住模式”

杜生阁组屋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就是多代同堂阁楼单元。

这些单元特别为有老年父母和年轻家庭的住户设计,不仅布局巧妙,还有“亲乐龄”装置和双钥匙设计——每代人各自的生活空间既独立又互通。

想像一下,既可以和父母保持亲密关系,又不会因为太亲近而彼此困扰,这种设计无疑解决了很多家庭的难题。

新加坡组屋界的“顶流”(二)——女皇镇杜生阁组屋

这些阁楼单位还不止是为了家庭和谐,它们的空间利用也别具匠心。

通过设计“L型空间”,让客厅的天花板高度几乎是普通单元的两倍,让你在家也能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宽敞感。

而在这样的空间里,无论是放个吊椅还是布置个空中花园,住起来都特别舒适。

新加坡组屋界的“顶流”(二)——女皇镇杜生阁组屋

特色二:垂直绿化的城市绿洲

现在,再来聊聊杜生阁组屋的另一大特色——垂直绿化。在新加坡这座“花园城市”,绿色不仅在地面,还能往天空中延伸。

杜生阁组屋在这点上做得尤为突出:从建筑侧墙到停车库周围,甚至车库顶部的观景天台和那些悬在空中的空中花园,全都被植被覆蓋,宛如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开辟了一片空中森林。

新加坡组屋界的“顶流”(二)——女皇镇杜生阁组屋

特别是那六个设计独特的空中花园,每个花园都悬挂在半空中,让人仿佛住进了城市的“悬崖村”。

新加坡组屋界的“顶流”(二)——女皇镇杜生阁组屋

你可以想像一下,每天起床,推开窗户就是一片绿意葱茏,连阳台上都能听到鸟叫声,生活简直美不胜收。

不过,虽然设计得如此美好,我在实地考察时发现,空中花园的利用率并不高。也许是大家都太忙了,谁还会有时间在空中散步呢?

新加坡组屋界的“顶流”(二)——女皇镇杜生阁组屋

特色三:绿色科技与生态环保

杜生阁组屋不仅有美观的垂直绿化,还在环保科技上走在了前沿。大楼的天台安装了太阳能板,可以为公共设施供电,节能又环保。

此外,组屋还利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浇灌园区植物。这些设计不仅有助于节约能源,还彰显了新加坡“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加坡组屋界的“顶流”(二)——女皇镇杜生阁组屋

特色四:实用与美观并存

杜生阁组屋在设计上虽然以自然环境和绿色居住为亮点,但它并没有过多地追求奢华配套设施。

毕竟,周边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咖啡店、超市、学校一应俱全,生活便利性一点都不打折扣。

在社区内,组屋还提供了一些活动场地和社区咖啡店,供居民休闲娱乐。我去的那天,刚好碰上有居民包下了整个咖啡厅举办派对,热闹非凡。

新加坡组屋界的“顶流”(二)——女皇镇杜生阁组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