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白配色,寓意仁义和富贵,是刘备狮;红黑色的狮子则展示了关公的忠诚和侠义;黑青白的狮子,神情威猛十足;为张飞狮。
狮头成型后,就得为狮头上色,狮头就变得立体起来。(蔡家增摄)在新马,除了节庆,过去人们举办丧礼时,也会邀请舞狮队前来送殡,但使用的狮子是蓝白色的孝狮。狮子舞玩后,还必须烧毁。
然而现在狮子的颜色,随着顾客的喜好而改变,各种金银、萤光、彩绘等出现在在狮子头上,美其名为破旧立新,但黄师傅认为一些传统还是得坚持,比如会有客人要求在狮子上画龙,但这样的做法其实不伦不类。
“在舞龙和舞狮中,它们各有领域,怎么能让龙骑在狮子头上呢?”
装上能活动自如的下巴、眼睫毛、耳朵和嘴巴,再贴上毛发,狮头就栩栩如生。
南狮和北狮各有风格,南狮以广东舞狮最具代表性,新加坡的舞狮文化主要源自广州的鹤山和佛山,并以鹤山为大宗。
佛山狮的舞法更为刚劲有力,狮头造型更为勇猛威武,所以头角是尖的,而且还能看见牙齿。而鹤山狮的舞法则模仿猫科动物,温和也更有萌态,两种截然不同的舞法在新加坡结合于一体,就出现了所谓的佛鹤狮,狮子的造型也融合了佛山和鹤山狮子的特色。
在本地约300个舞狮团体里(其中有将近一半较为活跃),最显目的无疑是鹤山会馆的狮子。历史悠久的鹤山会馆的醒狮头上还有一个“王”字。
鹤山会馆的醒狮头上还有一个“王”字。(蔡家增摄)根据鹤山会馆的网站资料,1953年新世界游艺场主办游艺晚会,邀请了鹤山会馆醒狮团前往表演,其演出展示了舞狮队高超的技艺,赢得满场喝彩。当场有名家挥毫,送了“狮王之王"四字给鹤山狮团,媒体也以《狮王出巡》等标题报道,从此鹤山的狮头上就写了“王”字。
锣鼓声的响起,狮子随着节奏,舞出各种形态,左腾右挪、上窜下跳,既灵活又不失威风。其实正是那一双别人不轻易看见的双手,专注于每一个小步骤,这种坚持,才让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竹片、纱布和绒毛,有了生命。
鹤山会馆武术醒狮团2020年12月恢复训练。(联合早报)黄师傅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他们对父亲的工作其实不感兴趣,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手工扎作狮头,正如其他传统工艺和行业在岛国的命运,曾经灿烂过的,也都会开到荼蘼,这都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