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间,新加坡的地铁线路一直在更新。
现在2018年的地铁线路,
也已经是历史了。
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线路开放。
搬家前的鱼尾狮孤零零的在海边。
现在的鱼尾狮为处于城市森林的中心。
曾经的滨海湾看起来还是光秃秃的。
现在这一小块荒地的价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直落亚逸街工作的小伙伴可能对这里很熟悉,
马车已经变成汽车,但是建筑一点没有变。
当年的克拉码头旁边的旧仓库,
不知道有没有老板拿不住卖了?
现在的克拉码头沿岸店屋寸土寸金,
租金收入俨然是“印钞机”。
曾经经历过二战的国泰电影院。
应该有不少小伙伴去看过电影。
1973年的报纸:新建的国家体育馆。
现在周边新建了更多的体育配套设施,
已经是新加坡的体育中心。
有在当年的小贩那边购买过食物吗?
小贩们只是从路边的推车到了档口。
新加坡的小贩文化在,
小贩中心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这是以前的水果摊位。
现在水果摊的种类有了更多种类了。
当年的Mamashop,
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现在的Mamashop越来越少了,
相对7-11的确更加划算,
而且有时候能买到一些新奇小玩意,
不过他们也随着店主的退休逐渐消失。
大雨磅礴的新加坡,
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乌敏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