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組屋分類模式下的首個預購組屋銷售活動昨天(16/10)開跑,首批優選和黃金地段組屋的津貼回收率定在百分之6到9之間。
新組屋分類模式下的首個預購組屋銷售活動昨天(16日)開跑,首批優選和黃金地段組屋的津貼回收率定在6%到9%之間。
建屋發展局在本輪銷售活動共推出一個黃金、七個優選和七個標準地段項目,總共有8500多個單位供選擇,包括265個、位於芽籠的社區關愛組屋單位。
首次購屋的中低收入者將從本輪銷售活動起,獲得更高的額外安居津貼(Enhanced CPF Housing Grant)。首次購屋的家庭最高可獲得12萬元津貼;首次購屋的單身者則可獲得最多6萬元。
位於加冷-黃埔的黃金地段項目Crawford Heights有78個三房和234個四房式單位供申購,津貼前價格介於39萬到75萬9000元之間;津貼後的價格可低至30萬元。
這個項目將提供沒有隔牆和橫樑的「白色組屋」選項,三房和四房式單位的售價將比原來售價分別低6000或8600元。
優選地段組屋方面,房型從最小的二房式靈活單位到最大的四房式單位,津貼前價格從18萬7000元起。
當中以Towner Breeze的四房式單位最貴,津貼前的最高售價達72萬7000元。
建屋局也在優選地段項目Merpati Alcove推出第四批社區關愛組屋單位,津貼後的售價從6000元起。
位於加冷-黃埔的Crawford Heights是這輪銷售活動中唯一的黃金地段組屋。建屋局也在這個項目試點推行「白色組屋」單位。(圖:建屋局)
建屋局房地行政與產業司司長陳秋玲說,採用新分類框架可確保各個地點的組屋都是國人負擔得起的。
「我們在分類新的預購組屋時,主要的考量就是根據不同項目的地點,比如是否靠近市區、交通的連貫性,或者周圍的設施是否齊全。相對之下,優選和黃金地段組屋的地點比較優越,(日後)市值會比較高。為了確保這些組屋是國人負擔得起的,我們在定價的時候提供了更多津貼。為了確保公平性,這些組屋第一次轉售時,我們將進行津貼回收。」
黃金地段項目的津貼回收率為9%。優選地段項目則介於6%到8%之間,當中以芽籠和加冷-黃埔的三個項目的津貼回收率較高。
標準地段組屋則有二房式到三代同堂單位供申購,津貼前售價介於10萬9000元到75萬3000元之間。二房式靈活單位的津貼後售價可低至6000元,其他房型則從10萬4000元到58萬9000元起。
建屋局說,所有類型組屋的津貼前最高售價,都低於同個地點其他組屋近期的最低轉售價。
本輪銷售活動定下星期三(23日)截止。
另外,建屋局將在明年2月的銷售活動,在加冷-黃埔、女皇鎮、兀蘭和義順推出約5000個單位供申購。
碧灣區的首兩個預購組屋項目被歸類為優選地段組屋。(左:Bayshore Palms;右:Bayshore Vista)(圖:建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