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疯抢中国Labubu!他竟每月花1万多新币购买

2024-10-29     静姝     4004

据现场参加者表示,当时有接近400人排队抢购Labubu。

所以相当于这只被新加坡全网刷屏的玩偶已经火了至少2个月有余。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新加坡人为它疯狂买单?

就连跟labubu自拍,也要闭眼拍3张,睁眼拍4张,然后全部发到朋友圈。

新加坡人疯抢中国Labubu!他竟每月花1万多新币购买

图源:facbook Ranara

是labubu长得帅吗?

新加坡人疯抢中国Labubu!他竟每月花1万多新币购买

还是labubu挂在普拉达上面比较好看?

新加坡人疯抢中国Labubu!他竟每月花1万多新币购买

这样一款在中国本土其实并不算“顶流”的玩偶,为何在海外能火爆?

难道真的是Labubu玩偶的设计过于出色,精准踩在了东南亚人民的审美,所以让大家人见人爱疯狂追捧?

Labubu背后的走红逻辑

椰子目测有3大原因推动labubu热潮:

1) labubu让东南亚各国一夜火爆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另一个令东南亚疯狂的女性——

韩国知名女团BLACKPINK的成员Lisa。

新加坡人疯抢中国Labubu!他竟每月花1万多新币购买

图源:Lisa社交平台

椰子曾经在街头做过一则关于亚洲明星的调研,新加坡本地知名度最高的亚洲偶像,便是BLACKPINK!

而Lisa作为一名在泰国武里南府出生,又在曼谷长大的女孩,成为韩国顶级女团的一员,无疑成为泰国人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流行偶像。

她的一举一动都引发泰国民众的疯狂追捧。因此,当Lisa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多次发布自己拥有的Labubu玩偶后,迅速引爆了泰国的全民抢购热潮。

新加坡人疯抢中国Labubu!他竟每月花1万多新币购买

图源:Bangkok post

泰国皇室甚至都以拥有一只Labubu而自豪,各界名人更是在自己的社交媒体show出自己买到的Labubu。

因为这款玩偶在泰国过于火爆,一些泰国人因为一只难求而不得不打飞的去往中国购买Labubu。

2)背后真正的推手,是中国产品出海的强势逻辑——

今天的这则文章当然绝不是简单介绍一款风靡新加坡的玩偶Labubu,而是为了让所有椰友真正看懂中国出海的底层套路!

其实这一波的中国出海都伴随着企业对人性的极致把握

盲盒效应

盲盒效应充满了不确定性,会让获得的人产生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同时也会让社畜们日常感受到一种小确幸。

这种逻辑早在中国另一款行业龙头的乙女游戏中得到反复印证——叠纸推出的《恋与深空》,海外上线后3个月内就狂赚5个亿。而赚钱的模式非常简单——推出某个剧情并根据攻略角色设计一套卡牌,让玩家氪金抽取。

新加坡人疯抢中国Labubu!他竟每月花1万多新币购买

图源:网络 四个令全球乙女玩家疯狂的虚拟角色

一张虚拟的卡牌,如果只是为了漂亮的卡面,网络随处可以下载到高清的图片;如果只是为了卡牌自带的音效和剧情,很多视频网站也有玩家发布录频视频,为何还会引来玩家疯狂砸钱抽卡?

这便是抽卡和盲盒背后的人性逻辑——人类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痴迷。

新加坡人疯抢中国Labubu!他竟每月花1万多新币购买

图源:CCTV新闻频道对盲盒成瘾的科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不固定比例的奖励会强化人类的行为,有些人利用这种心态开设了赌场、政府则合法规范化地开设了彩票,而商家则利用这一心理,设计出了抽卡、通关掉落奖励、乃至如今我们看到的盲盒。

C2E效应

C2E,Collect to Earn,一边收集一边赚钱,其实和M2E(Move to Earn,边跑边赚)、P2E(Play to Earn,边玩边赚)都是一样的底层逻辑,那便是:

用最少的付出,或者是必需的支出,看似没有成本地赚钱,但实际上在这种“看似没有成本”的假象背后,是更大的消费、支出和投入。

盲盒之所以为“盲盒”,关键并不是“盲”,而是盒子中的“稀缺产品”。

泰国王室拥有的一款原价不过20新币左右的Labubu,经过炒作之后在网上一度可以卖到接近400新币左右,身价翻了20倍。

新加坡人疯抢中国Labubu!他竟每月花1万多新币购买

图源:澎湃新闻 泰国公主思蕊梵在名牌包包上挂labubu玩偶

相比较股票、创业、房地产这些需要巨大花费、甚至经验技巧才能从中盈利的项目,收集玩偶就有可能赚钱,让这些产品受到普罗大众的追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