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冠病病例从四月底至五月初,估计增加1万4200起。(海峡时报)
群体免疫力下降了
冠病永远在你我左右,它从未离开我们。最新的数据再次提醒我们这个无情的现实。
卫生部和传染病管理局5月13日发联合文告说,今年4月27日至5月3日的冠病病例,估计增加至1万4200起,高于前一周的1万1100起。
同一时期的平均每日住院病例,也从102起上升至133起。不过,因冠病入住加护病房的病患,每日平均人数从三起减至两起。
群体免疫力下降是病例高峰肇因之一
但从数据来看,目前的情况值得忧虑,但其中也有值得欣慰的地方。
目前没有迹象显示在本地传播的变种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播力,或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医院也能应付病例增加的情况。
现阶段在本地主要传播的冠病毒株是LF.7和NB.1.8,它们均源自JN.1毒株,占本地基因测序病例的三分之二以上。JN.1也是当前冠病疫苗所针对的毒株。
这次突如其来的冠病高峰,其中一个原因是,群体免疫力下降。
当局说,接种冠病疫苗仍能保护年长者,以及高风险人群。(海峡时报)
群体免疫力下降,是否意味着过去人们注射的防疫疫苗已经失去时效,还是已经无法应付新的变异病毒?
当局说,接种疫苗仍能有效预防重症,能保护60岁及以上的年长者、患有基础疾病者,以及年长护理机构住户,还有医护人员,以及与高风险人群同住或共事者。
当局也呼吁人们接种最新版本的疫苗,也就是在上一次注射疫苗后的一年,再一次接种追加剂。
问题是,经过这几年的折腾,国人当中是否已经对接种疫苗失去信心?不少人已出现“接种疲劳”,当局的苦口婆心,对高风险群的提醒已如耳边风。
人们之间也不再互相关心:你打了几次针了,有去接种新的疫苗吗?
因此,当局的再三提醒,以及不断重复的疫苗教育还是很有必要。
有多少公众接种了最新版冠病疫苗?(海峡时报)
与此同时,当局更应该向人们提出保证,疫苗一打再打,对个人健康没有负面作用。
今天的网络上仍充斥着反疫苗的信息,提高人们对疫苗的了解和信心,是当局接下来应该加强的工作。
大型活动对防疫都是挑战
当局的文告对此次的冠病新高峰突发的原因,似乎很含蓄,只是说今年4月27日至5月3日这一周。
这一周对新加坡人来说,大家一看便知道是什么回事。
所以,当局没有明说,也可以想像2025大选的竞选期间,多场数以万计的竞选群众大会在不同角落举行,让人感觉到隐藏的传染病风险也随之提高。
对于目前的冠病高峰,国际传染病学学会前会长淡马亚教授却不感到意外。他指出,每年4月至5月,和11月至12月,是本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两个高峰期。今年的高峰与去年相当,但比2023年4月来得低,因此这样的感染病例数字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他也说,目前病例尚未达到去年6月的峰值,也就是日均超过3000起,今年的流行性感冒病例也似乎少于冠病。
女神卡卡即将来新开唱,预计吸引超过20万外国旅客到访新加坡。老巴刹还竖起一个2.4米高的“怪物爪”雕塑(Monster Paw),让小怪物(little monsters,女神卡卡粉丝的昵称)拍照打卡,记录在狮城看偶像表演的时刻。(联合早报)
不同时期的比较,并不能降低我们的防疫之心。不管是冠病或是流感对人们都是“一视同仁”,没有人可以侥幸。
几个月前,台湾艺人大S因流感去世后,接种流感疫苗的民众激增。我们不需要再借助另一个名人或是艺人的宣传效应来提高人们防患意识。
新加坡是个国际城市,尤其是我们的樟宜机场名闻遐迩,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络绎不绝,再加上大型音乐会将吸引更多的各地粉丝,每一次的国际大活动对新加坡的防疫都是一个大挑战。
女神卡卡即将率领表演大军杀到,买了票要去参与其盛的疯迷群众,最好多备一些标准口罩防身,在看到 high 时跟着高唱,也不要忘了把口罩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