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公共假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新加坡政府考量国家内各宗教与种族社会,精挑细选以后,确定了目前的新加坡公共假期系统。考虑到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宗教和种族的节日都会被设置为公共假期,以免影响经济竞争力。
新加坡国家公共假期是在新加坡就业法案(Holidays Act)的管辖下,由新加坡人力部(Ministry of Manpower)执行的。根据就业法案,雇主必须在公共假日当天提供员工有薪假期。如果员工因为工作安排而必须在公共假日工作,法律规定他们每工作一小时,可得到双倍的薪水。
如果某个公共假日恰巧是星期天,而下一个星期一并非是公共假期,则该星期一将被定为公共假期以作补假。例如2024年的农历新年假期就包括了2月10日(星期六)、2月11日(星期日)和2月12日(星期一补假)三天。
目前新加坡的公共假期共有10个,假期一般为11天,具体包括:
1. 新年(New Year's Day)- 公历1月1日
- 由来: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
- 习俗:人们通常会举行家庭聚会、朋友聚会,以及参加跨年活动。
2. 农历新年(Chinese New Year)- 农历正月初一和初二放假,通常在公历1月或2月。
- 由来:华人社区庆祝农历新年,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开始。
- 习俗:家庭聚会、拜年、派发红包、舞狮舞龙、吃团圆饭。
3. 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 - 复活节前的星期五,通常在公历3月或4月。
- 由来:基督教节日,纪念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
- 习俗:基督徒会参加教堂礼拜,进行宗教反思。
4. 开斋节(Hari Raya Puasa) - 伊斯兰历的10月1日,通常在公历4月。
- 由来: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
- 习俗:穆斯林进行祈祷、拜访亲友、共享节日盛宴。
5. 劳动节(Labour Day) - 公历5月1日。
- 由来:庆祝工人阶级的贡献和劳动的价值。
- 习俗:工人和工会可能会举行集会或游行。
6. 卫塞节(Vesak Day)- 农历四月十五,通常在公历4月或5月。
- 由来:南传佛教传统,纪念佛陀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道和涅槃。
- 习俗:佛教徒会参加烛光游行、祈祷会和斋戒。
7. 哈芝节(古尔邦节/宰牲节)(Hari Raya Haji) - 伊斯兰历的12月10日,通常在公历6月。
- 由来: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对安拉的忠诚和奉献。
- 习俗:穆斯林进行祈祷、屠宰牲畜、与家人共享节日,有条件的穆斯林会前往麦加朝觐。
8. 新加坡国庆节(National Day)- 公历8月9日。
- 由来:纪念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
- 习俗:举行盛大的庆典,包括阅兵、烟花表演和群众参与的庆祝活动。
9. 屠妖节(Deepavali) - 印度教节日,通常在公历10月或11月。
- 由来:耆那教、印度教与锡克教庆祝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恶。
- 习俗:点亮灯笼、祈祷、交换礼物。
10. 圣诞节(Christmas Day) - 公历12月25日。
- 由来:基督教节日,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
- 习俗:家庭聚会、教堂礼拜、交换礼物。
这些公共假期不仅体现了新加坡社会的多元文化,也为不同种族和宗教的新加坡人提供了庆祝自己文化和信仰的机会。在公共假期,新加坡人通常会休息一天,享受节日氛围,参与相关的文化和宗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