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國商聯總會於今日(4日)在淡濱尼天地中央廣場(Our Tampines Hub Central Plaza)舉辦了2024年新加坡小販座談會與頒獎典禮。
為了慶祝與表彰本地小販的努力和成就,今年共設有四個獎項,分別為小販文化傳承獎、創業精神小販獎、傑出小販導師獎與今年新增由民眾投選出的最受喜愛的熟食中心獎,前三個獎項各有三名得獎者。
湯圓攤保留傳統配方 加入創新口味吸引年輕顧客「75花生湯圓"的攤主莊玉風是小販文化傳承獎的得獎者之一。該攤位的生意始於1947年,最初在Jalan Sultan路邊擺攤,1975年才搬入黃金熟食中心(Golden Mile Food Centre)。
36歲的第三代經營者沈子羚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表示,那時不捨得家族生意因無人繼承而可能要關閉,她與37歲的丈夫胡文麒從家公家婆手中接手了這份事業。儘管第二代經營期間因人手不足關閉了幾家門店,但她依然對這家比新加坡歷時更久遠的家族事業感到自豪,認為能在冷門食品「湯圓」領域堅持至今相當不易。
沈子羚坦言:「其實(新加坡食飲行業)太激烈,甜品方面我很少找到專賣湯圓還有湯頭(的攤位),如果我(們)不繼續做這一行,關掉就(會)覺得很可惜。 」
目前,已有77年歷史的「75花生湯圓"在牛車水大廈、勿洛鳳山熟食中心、黃金熟食中心和榜鵝One Punggol小販中心都有分店,並保留傳統配方。沈子羚60歲的母親莊玉風也加入了家族生意,負責One Punggol分店的運營已經三年了。
為吸引年輕顧客,她們推出了抹茶、芋泥和豆沙湯圓,增加了杏仁湯和龍眼紅棗湯等口味,尤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另外兩位獲得此獎項的是有53年歷史,售賣椰漿飯的Boon Lay Power Nasi Lemak攤主Nyonya Bte Mohd Shah,以及在馬林台小販中心已有51年歷史的馬來攤Warong Wak Nakem攤主Aminah Bte Hassan。
因契機而興起的三年小販生意獲得創業精神小販獎的其中一位得獎者是客家食品「客家擂婆婆」攤主陳淑芬。
有三年小販經營的43歲創始人陳淑芬在接受訪問時說,因43歲丈夫邱豪霆懷念馬來西亞的客家擂茶,而自己又熱愛烹飪,她便開始鑽研擂茶製作。2019年,她的擂茶獲得家人和朋友的認可,大家鼓勵她網上創業。令她感到意外的是,2020年疫情爆發後,生意反而越來越好。
她和丈夫在紅山景市場與熟食中心在2021年開設首間門店,一年後在榜鵝One Punggol小販中心開第二家分店,並暫停居家生意。今年,他們又在盛港安谷村小販中心(Anchor Village)新增了一家分店。
陳淑芬感激鄰里其他攤位老闆的熱心指導,發揮甘榜精神,互相幫助。
她說,希望「客家擂婆婆」的食物能讓食客找回家的味道,因此沒有特意有過多創新,僅在擂茶中加入少見的「米香」,這意外引起顧客共鳴,稱這是童年回憶。
其他兩位得獎者是經營馬來美食攤位Izah Rahman Corner的攤主Affandi Rahman,以及馬林百列熟食中心面煎粿Munchi Pancakes攤主Abdul Wafi Solihin Bin Abdull Rahim。
教導也是傳承的一種方式67歲的陳昭基在紅山小販中心(Bukit Merah Central Food Centre)經營美記魚圓面已有44年,他是傑出小販導師獎的其中一名得主。
他表示,現在的小販課程需要在攤位實習八周,學員需體驗開檔、收檔、煮辣椒、洗碗等小販工作。
陳昭基坦言,有些學員因辛苦而放棄:「年輕人好奇,(認為小販)賺錢很容易,不過體驗一個禮拜有可能就會放棄。」
陳昭基已指導四名學員,其中兩人已自立門戶,分別經營板面和叻沙。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與陳昭基共同經營攤位的還有他66歲的妻子許清蘭。她表示:「我們教人不是為了得獎,(而是希望)把東西傳下去。(既然)孩子不願接班,有人有興趣當小販,我們很樂意教導。」
此外,另外兩位得獎者是從業中峇魯熟食中心排骨蝦面 Min Nan Pork Ribs Prawn Noodle 攤主Tan Kim Leng,以及黃金熟食中心海南雞飯和咖喱雞面 Da Po Hainanese Chicken Rice & Curry Chicken Noodle 攤主Thien Chor Meng。
相關報道:
實龍崗花園巴剎票選為最喜愛熟食中心
04/11/2024 16:00
01:35
實龍崗花園巴剎票選為最喜愛熟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