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上6點30分左右,新加坡一位知名神父在教堂內遭到刺傷,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據悉,傷者是57歲的聖若瑟堂神父李光興。
歹徒是一名37歲本地男子Basnayake Keith Spencer,用摺疊刀刺傷聖若瑟堂神父的舌頭、嘴唇和嘴角。李光興的舌頭留下一道八公分長的傷口,左上唇有一道三公分長的割傷,及嘴角有一道四公分長的傷痕。目前縫合傷口的手術順利,李光興神父繼續留院觀察。
來源:CNA
11月10日,李光興通過錄影露面,穿著病服、插著管子,對鏡頭揮手報平安。
11月11日,Basnayake Keith Spencer在國家法院被控持危險武器重傷他人的罪狀,目前被還押樟宜醫藥中心接受精神評估,案展12月2日再度過堂。
還原神父遭刺傷事件始末
9日下午6時許,武吉知馬聖若瑟堂(St Joseph’s Church)舉行兒童彌撒時,57歲的本堂神父李光興(Christopher Lee)在領取聖體中被一名男子用刀刺中。
當時站在神父附近兩位教徒反應迅速,迅速將歹徒制服在地,繳除對方的傷人利器。
隨後新加坡民防部隊在當天傍晚6:30時接獲求救電話立即趕往現場。抵達現場的警員們迅速拉起了大範圍封鎖線,限制人員和車輛進出現場。
受傷的神父李光興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神父的舌頭、嘴唇和嘴角被嫌犯用摺疊刀被刺傷。
李光興的舌頭留下一道八公分長的傷口,左上唇有一道三公分長的割傷,及嘴角有一道四公分長的傷痕。目前縫合傷口的手術順利,李光興神父繼續留院觀察。
兩名英勇的的教徒陳財文和劉啟瑞被授予公共精神獎,以表彰他們的勇敢行為。
37歲本地男子Basnayake Keith Spencer今早(11日)在國家法院被控持危險武器重傷他人的罪狀,目前被還押樟宜醫藥中心接受精神評估。
刺殺神父男子吸毒
曾刺傷前女友坐牢一年
早前報道,歹徒是新加坡籍僧伽羅人,有濫用毒品的前科,在2019年前曾因刺傷前女友被判坐牢一年。
該男子與前女友交往一年多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後因男方父母不接受女方,兩人最終分手,但仍保持聯繫。
2018年9月13日,男子在未邀請下出席前女友Danielle Joan Pereira的生日派對。出於好意,前女友讓他進屋,該男子就開始吸食病毒。緊接著,他從廚房拿出一把菜刀,將前女友刺傷。
隨後,該男子冷靜地將刀放回刀架,並撥打電話給民防部隊說:「我刺傷了我的朋友。」最終男子被判坐牢一年。
總理黃循財深夜發文譴責
呼籲全社會共同維護宗教場所的安全
此事件引起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的高度關注,事發當晚深夜在Facebook上發文表達了震驚與悲傷。
黃循財總理表示:「襲擊者已經被捕,神父目前在醫院,情況穩定,我們祈禱他早日康復。暴力行為不應該存在於新加坡,特別是人民必須維護宗教場所的安全與神聖,因為這些地方是人們尋求安寧、撫慰和社區聯繫的場所。」
他還表示:「在武吉知馬聖若瑟教堂神父遇襲這起事件中,值得慶幸的是有多位教友協助制服了歹徒,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但也有許多教友因所發生的事感到震驚,希望他們能夠從這次創傷事件中恢復過來。」
並重申,有關當局正在展開調查,警方目前的評估是歹徒獨自作案,並非是恐怖襲擊。
37歲歹徒落網將被控
持危險物器蓄意重傷他人
或面臨15年的監禁、罰款及鞭刑
37歲的歹徒落網後,警察從嫌疑人身上繳獲五種兇器:摺疊式小刀、刀刃的蝴蝶刀、鉤子、刀片和錘子,其中摺疊式小刀是刺傷神父的主要武器。
警方透露,歹徒此前向移民與關卡局申報的宗教是基督教,且有嚴重傷人和濫用毒品的前科。不過此次,嫌犯並未試圖攻擊其他教徒,且不是武吉知馬聖若瑟堂的「常客」。
並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起傷人案具備宗教動機,且相信歹徒是獨自行動,目前不懷疑案件涉及恐怖行動。
這名男子將於星期一被控「使用危險武器蓄意造成嚴重傷害」的罪名。
警方還將向法庭申請將歹徒押至心理衛生學院接受精神評估。
根據新加坡刑事法典第326節條文,持危險品蓄意重傷他人,一旦罪成,可判最長15年的牢獄之災,也可能會面臨罰款與鞭刑。
為了宗教和諧
新加坡設立了宗教和諧理事會
定期舉辦跨宗教活動
......
神父被刺事件,引起新加坡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這也與新加坡致力於維護宗教和諧的政策相關。
新加坡是一個宗教多元化的國家,主要宗教包括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新加坡政府尊重並保護各種宗教信仰的自由,同時致力於維護宗教和諧。
為了維護宗教和諧,新加坡政府制定並實施相關法律與政策:
1989年發表《維持宗教和諧白皮書》。
1990年國會通過《維持宗教和諧法令》,旨在維持宗教和諧並保證宗教不被政治性的或顛覆性的企圖所利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1991年推出《共享價值白皮書》,確立了五大共享價值觀,包括國家高於社區群體、社會高於個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社區支持並尊重個人,以協商取代衝突,以及種族與宗教和諧。這些價值觀有助於形成共同的社會意識和道德標準。
此外,新加坡政府還設立了宗教和諧理事會、宗教聯誼會,定期舉辦跨宗教對話和活動,促進各宗教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新加坡的學校從小就對學生進行種族和諧教育,無論是幼兒園還是中小學,學校都會定期舉辦種族和諧日的慶祝活動,包括品嘗各大民族的傳統美食、傳統舞蹈和傳統遊戲等等,讓學生們了解其他種族的文化和習慣,並學習互相尊重。
為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還能促進不同種族和宗教群體之間的和諧共處,新加坡制定了多項法律和政策,也在不斷完善和維護。隨著外來移民的融入問題和宗教極端主義,新加坡政府積極推廣多元文化和宗教教育,增進不同宗教群體之間的了解和信任,共同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