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個多種族的國家,種族和諧由來已久。
但是不同種族之間戀愛、通婚的還是占少數,會在網上秀恩愛的就更少了~
最近一位馬來裔女生決定在春節期間,用幾句吉祥的中文給她華人男友的母親拜年。
這段視頻放上網之後迅速走紅~
「我努力學華語了」
未來婆婆很滿意
周二(2月1日)TikTok用戶Amirah Vgi分享的視頻已經有超過180,000人觀看。
點擊看視頻
(來自tiktok@amirahvgi)
Amirah拿著兩個橘子笑眯眯地走到她的 "未來婆婆"跟前,並向她問好。
這是新加坡本地華人的拜年傳統~
她用不熟練的華語說:"新年快樂,祝你身體健康和財源廣進"。
男友媽媽回贈了Amirah一個紅包,未來婆婆顯然對未來兒媳的拜年禮數很滿意
也回復了她吉祥話,說"今年虎年,儘可能爬得更高。一切順利。"
"我第二年和華人男友慶祝春節。我終於做到了,"
Amirah在標題中寫到,自己練習了好幾遍,才非常努力地記住了這句吉祥話。
另外在去年11月10日分享的另一個TikTok視頻中,可以看到Amirah記錄了她向男友學習中文的努力樣子。
"他對我的發音很不滿意,我已經受夠了他。"她當時嬌嗔地抱怨寫道。
但似乎Amirah的努力在四個月後得到了回報,
網民們看了視頻稱讚她 "做出了額外的努力來消除文化差異"。
這是我今天看到最可愛的視頻!!
尊重各自的傳統和文化,真棒,開心點!加油!
這個視頻確實很溫馨也很正能量,體現新加坡種族和諧的一面。
從Amirah別的視頻來看,兩人似乎已經交往了8年,家人也很認可。
(以上圖源:均來自tiktok@amirahvgi)
華人和馬來人通婚其實有歷史了,大家都吃過美味的娘惹糕點。
「娘惹」就是華人和馬來人生下的女孩,男孩叫作「峇峇(ba)」,在南洋一帶,數量不少。
(娘惹婚禮示意圖)
其實跨種族戀愛,跨種族婚姻在新加坡是平常不過的事情。
如果能處理好雙方家庭的關係,更是美事一樁。
新加坡不但跨種族婚姻多
跨國婚姻也很多
去年一份報告顯示新加坡公民與非居民人士結婚的變多了!過去20年增加了30%。
嫁來新加坡的非居民新娘人數(指除公民和PR之外的新娘)和比例逐漸減少,整體年齡層比過去更大。
現在這些非居民新娘的學歷也更高。
20年前:公民和非本地夫妻中,新加坡男人娶外籍新娘(不含PR)的婚姻占79%
2019年:這樣的婚姻占72%
60%的非本地新娘年齡介於25歲至34歲,比20年前的53%多。
但年齡不到25歲的非居民新娘比例,則從20年前的36%,大減至2019年的12%。
(來源:海峽時報)
學歷上,20年前只有約1/3非居民新娘擁有高中或以上學歷。
2019年則有超過2/3的非居民新娘擁有中學後教育學歷,包括高中或大學學歷。
也就是說,現在大家不應該對「外籍新娘」抱有偏見了,已經不是過去那些來自貧困國家、沒受過教育的弱女子。
相對來說,新加坡女人嫁給外國男人的比例沒有那麼大,但是過去20年數據是逐年上升的。
新加坡的非居民新郎人數從20年前的21%上升到現在的28%。
2019年,新加坡總共有2萬2165對婚姻的其中至少有一方是公民。
這裡面,公民和非居民跨國婚姻有6153對,占婚姻總數四分之一以上。
如果加上公民與PR的婚姻,2019年則有8105對公民與外籍配偶結為夫妻,占同年公民婚姻總數約36%。
(圖源:CNA)
跨國、跨種族婚姻,有時候是並行的。
這在越來越開放的國際城市新加坡並不稀奇~
進入椰子社區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進入【新加坡獅城椰子公眾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