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的李光興神父上個星期六(9日)傍晚6點半左右,在武吉知馬聖若瑟堂遇襲,舌頭、嘴唇和嘴角皆被刺傷。外交部長維文醫生前天(11日)探望他後透露,儘管李光興嘴巴部位受了重傷,但他已能非常清晰地說話。
伊莉莎白醫藥中心耳、鼻、喉專科顧問金健權醫生告訴《8視界新聞網》,如果一個人的舌頭和嘴巴受傷,肯定會影響他的說話能力。
但幸運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傷口經過縫合和修復後,患者都可以康復,等到傷口完全癒合後,就很有可能恢復清晰的說話能力。
家庭醫生劉志華則說,傷勢對說話能力的影響取決於舌頭如何被割傷,如果縫合得當,說話能力在幾個星期後,可能就會恢復正常。
他指出,傷口大約14天後就會癒合,傷者的說話能力預計不會受到長期影響。
康復時期會遇到什麼困難?劉志華也提到,縫線需要保留大約三個星期,傷者在進食和飲水時可能會感到疼痛或面對困難,但可以服用止痛藥來減輕疼痛。
最初的幾個星期,咀嚼和吞咽可能會受到影響,但之後應該就正常了。
金健權則指出,在恢復期間,口腔失禁、咀嚼和吞咽可能會成為問題。
因此,在傷口癒合前,傷者可能需要使用鼻胃管將液狀食物喂入胃裡,等到傷口癒合後才開始吃軟食,隨後逐漸恢復平常的飲食習慣。
康復需要多久時間?至於康復需要多久時間,金健權說,一開始的傷口癒合至少需要兩個星期,完全癒合需要6到12個星期,舌頭的活動和嘴唇的控制力應該在一個月內恢復。
傷口一開始癒合後,就可能會開始言語治療,來評估患者的言語和吞咽能力。醫生將會通過不同濃度的固體和液體,評估患者的口腔控制和吞咽,也會開始言語治療,鼓勵正常的舌頭活動。
是否會有後遺症?金健權表示,如果一開始就準確、細緻地進行縫合,通常可以保證所有肌肉,以及舌頭和嘴唇的運動恢復。
但是若舌頭的主要神經沒有恢復,傷者舌頭的活動或觸覺可能會永久受影響,味覺也可能會減弱。
如果嘴唇的傷口沒有很好地修復,傷口發生癒合不良,則會導致口腔失禁和留疤。
金健權表示,後遺症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舌頭和嘴唇通常會癒合得很好。
劉志華則說,傷口有可能在受傷幾天後發炎,但這種情況並不常見。
另外,其他的後遺症包括,疤痕可能會破裂,或者傷口有時可能會因為無法癒合,而延遲康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