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騙子冒充騰訊、微信或銀聯員工,作案細節曝光

2024-11-14

最近,冒充中國公司員工的詐騙案件在新加坡頻發。周一(11月11日),新加坡警察部隊發文揭露了在這類騙局。

騙子通常會冒充中國公司,如騰訊、微信或銀聯員工,通過電話聯繫受害者。騙子會告知受害者,他們之前訂閱的某項服務,如保險覆蓋、微信反騷擾應用或微信訂閱即將到期。

如果受害者不取消訂閱,費用將自動從其綁定的銀行帳戶中扣除。為了取消訂閱,受害者需要提供個人信息並進行資金轉移。騙子承諾在驗證成功後會退還款項。

接下來,騙子會通過WhatsApp的螢幕共享功能,指導受害者提高銀行交易限額並進行銀行轉帳。這種情況下,受害者的銀行ID、密碼和一次性密碼(OTP)可能會被騙子竊取。

騙子為了讓受害者相信而可能使用各種伎倆,包括讓對方使用WhatsApp視頻通話同假客服人員交談,或讓他們上一個有實時客服人員功能的釣魚網站,或出示假證件騙取信任。

有的騙子則會用電郵向受害者發去偽造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文件,假稱他們的銀行戶頭有問題,並要他們聯繫銀聯國際。

受害者一般是在數次轉帳而發現沒有收到退款後,才驚覺上當了。

自2024年8月28日以來,已有至少443起此類案件被報告,總損失金額達到至少960萬新元。移民與關卡局(ICA)和警方對此高度重視,並提醒公眾保持警惕。

防不勝防的詐騙案如何識別

為了防止類似案件發生,警方建議公眾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添加ScamShield應用程式並設置安全功能,例如網上銀行交易限額、雙重身份驗證(2FA)、銀行和電子錢包的多因素身份驗證。

檢查詐騙跡象,通過官方渠道(如ScamShield服務熱線1799)或ScamShield應用程式檢查可疑消息、電話號碼和網站連結的合法性。

新加坡地鐵站貼滿了「1799」的廣告,到底是個啥?

同時也要告訴當局、家人和朋友有關詐騙的信息,立即向銀行報告任何欺詐交易。

此外,警方提醒公眾不要向不認識或未曾見面的人匯款,不要泄露個人信息、銀行/卡號信息和一次性密碼(OTP),也不要與不認識的人共享手機或其他螢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提醒公眾,MAS不會要個人的金融/銀行帳戶記錄。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警察部隊丨來源

新加坡警察部隊丨圖源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
  • 涉強制消費珠寶店結束營業 稱網傳貼文來自大馬同行抹黑
  • 新加坡又發錢啦!130萬家庭都能領
  • 傳統裱框生意交第二代轉型 父親:我是他們最堅實靠山
  • 兩次入境被盤查 內政部:印尼學者網上言論引關注
  • 身著顯眼背心 垃圾蟲被令清理小印度一帶
  • 淡濱尼與東海岸集選區 公布分區與負責議員
  • 「乾爹」怒揭新加坡藝人李凱馨母女內幕:4年不聯繫,隻字未謝,忘恩負義!